重阳诗词三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唐代诗人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和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个开满菊花的花园,看起来是金*色的,但中间有一丛白如霜,是如此的寂寞孤独。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一样。
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大和九年(年)。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在异乡,摆好酒席为朋友送行,举杯,心里特别难过。我厌倦了在南方的生活,我觉得我回不了北方,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赏析:《蜀中九日》是诗人王勃为了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诗人将思乡之情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中,通过无情的景物抒发深情,开了唐代绝句以景物抒情的先河。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容易老。重阳节每年都会到来。今天是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好香。秋风一年比一年刮得猛,景色不如春天明媚。但比春天的景象更壮美,宇宙般辽阔的江天被霜覆盖。
赏析:此词作于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