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央广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推出系列课程,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多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给非遗纪录片加上一个“评论音轨”,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
(图为非遗影像公开课现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本期,我们将走进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聆听它背后的传承故事。
河南省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怀地*、怀菊花、怀牛膝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因河南省焦作市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怀山药、怀地*、怀菊花、怀牛膝统称“四大怀药”,是传统中医药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怀药的种植,包括育种、选地、整土、育苗、施肥、虫害防治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药材的加工也有严格的传统工艺标准,怀地*的九蒸九晒,怀山药的反复浸泡和熏蒸、晾晒和搓制等工艺,使得药材具有了优越的品质。明清时期,怀药商人崛起,大大促进了怀药加工的规范化和怀药文化品牌的形成,使四大怀药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地道药材。
(图为李成杰挑选药材,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年,李成杰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代表性传承人,他出身于四大怀药世家,自幼随父种植与炮制四大怀药,参加工作后他仍利用业余时间随父劳动。年退居二线后,他除完成工作任务外,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四大怀药的种植与炮制研究上。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实验,他在垆土地搞高产实验,亩产达斤;利用作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解决山药、地*的重茬连作问题;培养驯化的山药新品种在垆土地种植单株可达4—6斤;他还成功地将太行山悬崖上的石菊移植驯化,取名“怀庆崖菊”。为了能让更多人掌握四大怀药的种植与炮制技术,李成杰传授给其子李茂青、其孙李波之余,还在附近村子设实验点并亲自经营实验田,向农民传授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