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又叫膏滋,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其融合博大的中医精华,通过望、闻、问、切来根据不同体质不同人群采用相适宜膏方进行调和治疗。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具有强身健体、益气安神之效。
秦伯末在《膏方大全》中提出“膏方非单纯补剂”,既可用于平日保健养生以“纠偏”,又可在医师指导下用于各科疾患治疗以“却病”。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具有传统色彩的中医养生膏方也正在兴起,“宁要一味中医膏方,不要一车碧玉*金”,因为其传统色彩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青睐。其中,处方中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01
膏方历史
膏方在中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上溯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帝内经》。
《内经》中关于膏剂的记载,如“豚膏”、“马膏”,是以动物脂肪为基质,主要外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一些所谓“煎”,已与现代膏方的制作方法十分相像,完全可以看作最早的膏方。南北朝时的陈延之著有《小品方》。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记载,《小品方》有单地*煎,是最早的滋补膏方。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蒌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
02
膏方的特点
膏方的特点是特点是目的单纯,药味简单,可做为配药药对、基础药使用。
03
膏方的作用
补虚扶弱
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患者体质较差,抗病能力下降,气候稍有变化即易诱发感冒,每月反复发作多次。通过膏方调治,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减少感冒发作次数。
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也可以进补膏方,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症状,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防病治病
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可以防病治病,尤其对于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平日服食膏方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来年防复发。不仅如此,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膏方在控制哮喘的症状及改善肺功能方面有一定的功效,可以减少或预防哮喘发作。
实时调补
实际上,运用膏方进行冬令滋补是其使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膏方既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又有治疗、预防的功效,因此,不仅在冬季,如处在慢性虚损性疾病的过程中或大病后、手术后、患者身体非常虚弱时,可以采用膏方调治。根据虚弱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在滋补的同时,配合理气、和血、调中、化浊、通腑、安神、固涩、通络等药物一起使用。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并严格掌握膏方的使用方法,不在冬令季节,同样可以服用膏方。
总之,膏方既可扶正,又可祛邪,通过调补脏腑的虚损和阴阳气血的不足,使人体阴平阳秘,气血调畅,从而达到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目的。
04
膏方的熬制
浸泡
浸泡药材是膏方加工的第一步,充分地浸泡是使药材在煎煮时有效成分快速溶出的前提条件。浸泡时间一般以过夜为佳,通常最佳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同时应以清水浸泡,水量适量,以完全浸没为度,一般加水量应高于药面15cm为度,浸泡后入铜锅或不锈钢容器煎煮。上述过程注意不能使用铁器。
煎煮
煎煮先用大火煮沸药液,再改用小火慢煎,保持微沸,根据不同材质煎煮1—2小时不等。煎煮时应及时搅拌,防止糊锅,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溢出。煎至2小时后取出药汁过滤,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如法炮制三次,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多层消毒纱布过滤3次,以减少药液中的杂质。
浓缩
将头煎、二煎药液合并后再用武火煮沸,文火熬制,并用勺不断捞去浮沫,使药汁浓缩。
在煎煮浓缩的过程中,宜用木竹工具及时搅拌,同时应不断调整火候,以防止其烧焦及融合成块。
至药液成稠膏状,用竹筷取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谓之清膏。此外,如果用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川贝母、三七等贵重药品,应另用小火单独浓煎取汁兑入;亦可将其研成极细粉末,于收膏时调入。
若在浓缩过程中加入已备好的胶类、蜂蜜、糖类等辅料,浓缩至稠厚状,为荤膏。此法不仅可以缩短制作时间、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流失,而且可以防止因蒸发时间不足而造成药膏腥味、酒味过重,影响口感。
收膏
收膏为膏方制备的关键过程,收膏环节直接影响成品膏方的质量。
收膏时,在浓缩的药液中加入规定的糖、蜂蜜和胶类药物(事先加热炼制或用*酒烊化,以去其腥气,但肝病患者则不宜使用料酒),用文火慢慢熬制,由专人不断用木竹类工具贴锅底搅拌和匀,并注意控制火候,以免糊锅。
对于细料和辅料药材,应事先将细料打粉,辅料打成泥状(枣泥、核桃泥等),再用少量的冷开水搅拌溶解均匀,在收膏行将结束前,兑入成膏膏体中,充分搅拌收膏。此法可使细料充分、均匀地分散在膏体中,避免了细料直接兑入膏体后因不能迅速溶解而呈小块状,尤以川贝粉、三七粉、灵芝孢子粉等最为明显。泥状辅料与过滤好的浓缩液共同熬制,还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不同季节的收膏程度略有差异,冬季可适当稀些,夏季应稠,通常以提起搅拌棒见药汁“挂旗”“挂丝”或“滴水成珠”为收膏标准。
储藏
膏方做好后,即可在干净的环境中凉放备取。一般以瓷罐、玻璃罐为宜,切不可用金属器皿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膏方通常可服用4-8周,因膏方中糖分含量较高,有的还含有动物蛋白,温度过高容易变质发霉,所以最好放入冰箱,否则会变质而影响药效。
05
家常膏方
姜枣膏
原料:生姜克、红枣克、红糖克。
做法:
1、生姜清洗后切成小块,红枣去掉内核。
2、生姜榨成汁,红枣加入生姜汁用料理机磨碎,成红枣姜泥。
3、将姜汁、红枣、红糖倒入大锅中,小火慢慢地煮至粘稠,喝时用开水冲一杯即可。
功效:祛风散寒、温补气血、健脾暖胃,提高抵抗力、预防风寒感冒。
秋梨膏
原料:雪梨6个、罗汉果1个、冰糖、生姜、红枣。
做法:
1、雪梨洗净切成丝;红枣去核切碎;生姜切丝;罗汉果掰碎。
2、将梨丝置火上,加入红枣碎、姜丝、掰碎的罗汉果大火烧沸,转中小火,熬煮20-30分钟后,倒出用纱布或者筛子过滤出砂锅中的梨蓉,姜丝及罗汉果的渣。
3、滤出的汁水倒回锅中,加入冰糖,开着盖子继续用小火熬2小时,汤汁粘稠后关火。
4、高火晾至温热,加入蜂蜜搅拌均匀,装入消过毒的密封容器中保存,喝的时候取一勺用温开水兑开即可饮用。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生津利咽、润肠通便。
红枣桂圆膏
原料:红枣克、桂圆80克、枸杞30克、冰糖30克。
做法:
1、红枣用水洗净去掉中间的核;枸杞用水泡洗干净,沥水;桂圆用水泡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2、把去核后的红枣放进锅中,加入桂圆、枸杞、水(没过食材)、冰糖,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至收汁。
3、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成泥状,倒入锅中,中小火慢慢煮,一边煮一边搅拌,以防黏锅。
4、煮至水分完全蒸发,很粘稠的感觉,即可熄火。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
在家不出门就可以买药
扫描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