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药与酒,缘来已久
TUhjnbcbe - 2021/3/3 19:01:00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厨房里、餐桌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由来已久,几乎可以说渗透整个华夏文明。从古人的诗词里就能看出,它与人们有多亲密:慷慨激昂时,“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离别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失意时,“把酒问青天”……那你知不知道,其实酒与中药也很亲密。

中药与酒

据记载,酒制中药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最初是作为溶媒,用来制备药酒,药酒吸收快,药效迅速,但有些病人不宜饮酒,又因当时的酒,酒精含量还很低,用来浸泡药材时很容易酸败,药酒曾一度减少(至宋代,能够生产酒精含量高的蒸馏烧酒,克服了浸泡药材易酸败的缺点,药酒才再度兴起并沿用至今),而与此同时,用酒炮制药材的方法开始盛行。

由于用酒炮制中药,既保持了药酒的优点,又可用于不宜饮酒的患者,继而得到发展。金元时期,医家们对酒的临床应用开始进行理论总结,出现了酒制的理论论述,如“*芹、*檗、知母病在头面及手稍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用酒洗之,大凡生升熟降”;到明代,医家们又认识到酒制可祛除毒副作用、缓和药性,如《本草纲目》中提出常山酒炒可去其“吐”;《景岳全书》中认为白芍酒炒后可“微平其性”;陈嘉谟的《本草蒙荃》中将酒制的作用总结为“酒制升提”……

常用酒制方法举例

酒制方法中,最常用的就是酒炒、酒蒸、酒淬。

酒炒:多采用先拌酒后炒药的方法,即将定量*酒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酒被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酒的用量一般为每千克中药用*酒10~20千克;

酒蒸:将定量*酒与药材拌匀,稍焖后共同蒸制,蒸至酒被吸尽,药材色变黑润时为度;

酒淬:酒淬的中药目前仅阳起石一味,是将捣成小块的阳起石,置耐火容器内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酒中淬,如此反复煅淬至阳起石酥淬为度,便于粉碎和煎出药效,且酒淬可增强壮阳作用。

中国风水墨标题

酒制的作用,主要包括:引药上行、缓和药性,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增强补益作用等。*芩、*连、大*、龙胆等苦寒清热药材,治疗头、面部疾患多用酒炒,以增强对上部疾患的治疗作用,同时缓和这类药的苦寒之性;当归、川芎、红花、川断、灵仙、乌蛇、双枝等活血祛淤、祛风通络类中药,酒制可增强其本身活血通络的功效;地*、萸肉、女贞子等补肝肾的中药,多采用酒蒸的方法来增强其温补作用,同时缓和其酸涩之性;其他,如首乌酒制可除其致泻的副作用,常山酒炒可减弱其呕吐的副作用,蛇类中药酒炒可消除腥臭味等。

温馨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虽与酒缘分不浅,但吃中药期间,可不能饮酒哦,否则轻则影响药效,重则加重药材副作用,酒中君子不妨等停药了再饮酒。

大名鼎鼎的六味地*丸组方中,熟地*、酒萸肉就是用酒炮制。经过酒制的山萸肉补肝肾的功效更强了;熟地*更是大有来头,需将*酒与生地*用酒蒸法经九蒸九制,得到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的熟地*才算合格,生地被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滋阴补肾功效也增强了。

南京同仁堂六味地*丸(浓缩丸),由熟地*、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6味中药材组成,金字招牌,御用品质,九蒸九制,补肾经典。滋阴、补肾、扶正、固本。全部选用道地药材,每味药材送检,进行重金属、农残全项检测。采用独特酒蒸工艺,独创的低温炼制方法,最大程度保证药品滋阴补肾的效果。针对肾阴亏损出现的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状,有显著改善效果。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与酒,缘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