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特点,除了冷,就是燥,正所谓,“干柴烈火”,干燥的季节,很容易上火。
皮肤干燥,会发痒,甚至长痘;嗓子干燥不止会渴,还会痛,甚至发炎;嘴唇也比其它季节更容易长疱。燥并不一定会生火,但燥确实很容易生火,所以,冬天很多人都会饱受上火的困扰。
于是,我痛定思痛,给自己放个假,先保证足够的睡眠,节约身体“水分”的消耗;其次,燥热的食物暂时忌口。最后,就是要给身体“加水”。我手边有几个非常称手的“水壶”,给大家分享一下。
1、地*
“一味地*三味药”,地*是一种植物,但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性质、不同作用的三种药材。
新鲜的地*采挖出来,即是一味药,鲜地*性寒,清热生津效果特别好。如有人因为内热而流鼻血,用鲜地*榨汁喝就可以止血。
但地*并不是什么地区都能生长,也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吃到鲜地*。将鲜地*洗净、晒干或烘干,就是生地。生地性质没有鲜地*那么寒,但仍有些偏凉,有补血凉血的作用。
遇到血虚阴虚又生热的人,吃其它温补的药容易上火,生地就没有这样的顾虑,既能补血又能清热。比如补血的四物汤,用到的是熟地,但如果喝四物汤会上火,可以把熟地改成生地。
鲜地*经过九蒸九晒后,变成了熟地,性质也变成了温性,养血益精,是非常常用的滋补品。广为人知的中药——六味地*丸,主角就是熟地;被称为“补血方之祖”的四物汤,也是用熟地。
冬天因干燥而上火,用哪种地*更好呢?建议用生地,它既没有鲜地*这么寒凉,又不似熟地那般“热烈”,但又有“补水补血”的作用,不正适合给冬天干燥的身体“浇水”么。
2、银耳
我本就是偏燥的体质,一年四季都少不了滋阴润燥的工作。滋阴润燥的食物中,我最偏爱的就是银耳。
新鲜的银耳有洁白的颜色,给人一种干净的感觉,每次吃银耳,就像给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一次清洁,也总是会想象,喝了银耳羹,会不会像白雪公主一样呢,哈哈。
银耳有粘糯柔滑的口感,喜欢喝银耳羹的人,应该也会被岁月温柔的对待吧。每一口胶质满满的银耳羹下肚,似乎感觉到皮肤的弹性又恢复了一点点。
但是,银耳最好选择干银耳,因为,银耳生长的环境比较潮湿,新鲜银耳寒湿之气较重,经常吃鲜银耳,更容易生痰湿,尤其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吃鲜银耳。银耳晒干的过程中,得到太阳或柴火的阳气,寒湿之气会减弱,干银耳性质更平和,更适合长期食用。
干银耳的泡发也非常简单,整朵带蒂的银耳,因体积大、根蒂部结构紧密,泡发时间稍长一点,但一般1-2小时已经能泡发;剪根处理的银耳,分成小块,不仅没有浪费,泡发时间大大缩短,半小时足矣,着急时,我有时只泡10分钟而已。
3、葛根
葛根的生长能力非常旺盛,所以,自然界中野生的葛根资源并不少,但野生葛根大多生长在深山老林里,采挖比较辛苦,很少人愿意干,不如种植来得轻松。尽管野生葛根很多,但很多都浪费了,市面上仍是以种植葛根占主流。
野生葛根的生长周期长,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酮类物质含量高,作用效果好。*酮类物质溶于水后,会呈现出*色、褐色,所以,野生葛根粉冲成糊后,原本白色的粉末,就变成了土*色、*棕色、红棕色等颜色,年头越长,*酮类物质含量越高,颜色就越深。
葛根在中药上,常用来解肌发热,用来退烧的药方中,就可能用到葛根,尤其是感冒发烧时,感觉到后背、肩颈僵硬,像一根筋被扯着,这个时候就是用“葛根汤”的时候了。
葛根对皮肤也很友好,中医说它有“升阳透疹”的作用,就是让疹子更快的透发出来,皮肤的病就能很快康复了。就是不长疹子,皮肤毛孔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常吃葛根,对皮肤还是有帮助的。
若是在平时,我会把葛根粉做成补血养心羹,血也是滋养皮肤的营养,多加了补血的大枣和桂圆,对皮肤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