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年龄现象折射出想贪就贪csksuys4
TUhjnbcbe - 2020/8/18 12:41:00

年龄现象折射出想贪就贪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4月24日《中国青年报》)对职务犯罪年龄现象的探讨,是旨在寻找犯罪规律,从而作出有针对性的防范。但是,如果仅止于对某个年龄群体的特征追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无论“59现象”,还是“35现象”,折射出的都是“想贪就贪”。这个“35”替代了“59”,说的是权力好像就是职务者私有,就如自己的钱存在银行,我什么时候(“59”或者“35”)需要了,就去取,而且如同柜员机似的,只要“身份”确认了,一切都“自动方便”了。“想”是出于各种需要的和现实可能。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谁都有私,谁都存在为自身谋取利益(正当与不正当)的潜“想”和显“想”。因此,现象的本质不在于哪个年龄段特别敢想,而是特别敢为。反映出我们权力制约的某些空虚。“59”“35”出了事,都令人痛惜。眼看就要退位退休,自然着落安享清福,却硬是“临门一脚”把自己踢了进去。年轻有为,前途看好,咋就干如此贪图、得不偿失的勾当?其实,犯罪跌跟头对谁都是个灾难。之所以有“特别”的痛惜,还是因为代价比较。这个代价比较一般是基于风险成本。单纯从年龄现象分析的结果,临退是“想”最后搏一把;年轻是“要”赌一把。所以有人认为要用最严酷的惩罚,抬升职务犯罪的风险成本,予以威慑,使之不敢想不敢为。事实上我们对职务犯罪,或者说权力腐败,向来深恶痛绝,不管是谁无不依法“从严从重”的。加大惩处力度确实非常必要。但是,职务犯罪还存在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人的行为取向,不仅取决于成果大小,也是受制于机会成本的考虑。通俗的说做一件事,如果很“麻烦”,而这个“麻烦”超出了心理价位,尽管有利可图,也会放弃行为,以至想都不会去想。熟人办事,就是因为可以获得便宜的机会成本。假如你觉得“找人”很麻烦,你就宁愿走规则程序办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从整体和终极性上说的,人的具体行为一般是从实际出发的。而我们有的以权谋私,实在一点都不麻烦,简便易行得仅仅取决当权者的愿意不愿意。银行监守自盗,居然轻而易举的搬出去5000万,有关监控还浑然不觉。这种现实真要使人“身不由己”了。既然囊中取物,何有想不想、敢不敢呢?再说,职务犯罪,以权谋私,有些并非出于职务者自己所“想”,是图谋不轨者的行为促使。有人说现在有些人对权力公关,那是将之当成一个“工程”一样的精心谋划、实施的。此言不假。也道出了我们的“职务”行为,太简便易行,一通百通了。为所欲为,关键在“为”不在“欲”。如果连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方便而为了,再说“不要想”的自律,就可能流于无的放矢。贪之不易不能,那想想也是白搭;罪行在行,想入非非,那是他自己的事。绝对权力,绝对腐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不仅是要防止权力滥用,而且就是要给权力“制造麻烦”。职务犯罪年龄现象,确实只是个现象,反映了某个年龄段群体的某些素质的缺陷,本质还是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不全。构建惩防体系,使人“不想不敢不能”,核心和重点在于权力的“不能”。更多评论:点击进入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龄现象折射出想贪就贪csksuy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