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四逆散,这一古老的中药方剂,虽以气郁证为治疗核心,但其用药的独到之处,使得其治疗范围远超于此。在临床实践中,若能灵活运用四逆散与其他方剂的合方,诸多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皆能迎刃而解。用药如用兵,每一味药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功效,而将这些性格各异的药物巧妙组合,便形成了具有共性的方剂。
解读这一方剂的用药要点,需从每一味药的个性入手。柴胡疏肝解郁,如春风拂面,驱散郁结的肝气;枳实降泄浊气,如清泉流淌,涤荡肠胃的积滞;芍药补血敛肝,如细雨润物,滋养肝血,柔肝缓急;甘草益气和中,如大地之母,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在剖析方药的配伍关系时,我们发现柴胡与枳实相须为用,一升一降,调理气机;柴胡与芍药相反相畏,疏肝而不伤正,敛肝而不留邪;芍药与甘草相使为用,益气补血,柔肝缓急;柴胡与甘草相反相畏,疏肝而不伤气,益气而不滞邪。在权衡用量比例时,我们发现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四药用量相等,寓意疏肝、敛肝、降气、益气四法并重,共治肝气郁滞之证。同时,这一用量比例也体现了中医“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即在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时,力求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综上所述,四逆散虽以气郁证为基础,但因其用药的特殊性和配伍的巧妙性,使得其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卓著。在临床实践中,若能合理运用四逆散合方,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方思路
气郁证与心病证
心主血,血之运行凭借心气温煦推动;心主神明,神明主内外以固藏统领;肝气通于心,肝气疏泄条达则心气调和。辨治心病证既可单独存在,又可与气郁并存,无论先起气郁,还是先因于心,只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心病证与气郁证相兼,对此既要治心又要治郁。
01.气郁证与心热证
气机郁滞,郁而化热;心为阳脏,阳主温煦,阳太过而为热,热太过而为邪热,邪热在心而演变为心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心热证,如心烦,或心痛,失眠,舌质红,苔薄黄,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心热证。
可选用四逆散与栀子豉汤合方,方以栀子豉汤清泻心热,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2.气郁证与心阳虚证
心为阳脏,阳主温煦,阳不足而为寒,寒太过而为寒邪,寒邪在心而演变为心阳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心阳虚证,如心悸,或心痛,手足不温,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心阳虚证。
可选用桂枝加附子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桂枝加附子汤温补心阳,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3.气郁证与心血虚证
心主血,血主滋养,心血旺则神清气爽;气机郁滞,气不化血,则可演变为心血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心血虚证,如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心血虚证。
可选用酸枣仁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酸枣仁汤养血安神,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4.气郁证与心阴虚证
心主血,血可化阴,阴主滋润,心阴虚而不制阳,阳亢而为热,以此可演变为阴虚内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心阴虚证,如心烦,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心阴虚证。
可选用百合地黄汤、芍药甘草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百合地黄汤和芍药甘草汤滋补心阴,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气郁证与肝病证
肝主疏泄条达,以气机调畅为用;肝气只宜疏泄,不可郁滞,郁滞则诸病丛生;治肝必治气,肝气调和则诸病可愈。
01.气郁证与肝热证
肝为阳脏而体阴,阳化生于阴,阳太过而为热,热太过而为邪热,邪热在肝可演变为肝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肝热证,如情绪急躁,或情绪低落,胁痛,头痛,目赤,耳肿,舌质红,苔黄,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肝热证。
可选用栀子柏皮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栀子柏皮汤清泻肝热,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2.气郁证与肝寒证
肝为阳脏而体阴,阳主温煦,阳不足而为寒,寒太过而为寒邪,寒邪在肝可演变为肝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肝寒证,如胁痛,或胀痛,头痛,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肝寒证。
可选用吴茱萸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吴茱萸汤温肝散寒,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3.气郁证与肝血虚证
肝藏血,血主滋养,肝血旺则神安魂舍;气机郁滞,气不化血,则可演变为肝血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肝血虚证,如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指甲凹陷,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肝血虚证。
可选用胶艾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胶艾汤滋补肝血,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4.气郁证与肝阴虚证
肝体阴而用阳,阴主滋润,肝阴虚而不制阳,阳亢而为热,以此可演变为阴虚内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肝阴虚证,如胁痛,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证。
可选用百合鸡子黄汤和芍药甘草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百合鸡子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滋补肝阴,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气郁证与脾胃病证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升胃降,纳运有常;脾胃失和,气机郁滞,诸病变生。气机郁滞,脾胃不得升降而郁滞。
01.气郁证与脾胃郁热证
胃为阳,脾为阴,阴不制阳而为热,或外邪侵袭而化热,邪热在脾胃可演变为脾胃郁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脾胃郁热证,如胃脘不适,心下灼热,或烧心,牙痛,舌质红,苔黄,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脾胃郁热证。
可选用泻心汤和栀子厚朴汤与四逆散合方,以泻心汤和栀子厚朴汤清泻脾胃郁热,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2.气郁证与脾胃虚寒证
胃为阳,脾为阴,阳不制阴而为寒,或外邪侵袭而化寒,寒邪在脾胃可演变为脾胃虚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伴有脾胃虚寒证,如胃痛,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脾胃虚寒证。
可选用理中丸与四逆散合方,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3.气郁证与脾胃气阴两虚证
气虚而不行,阴虚而不滋,病变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可演变为脾胃气阴两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脾胃气阴两虚证,如胃痛,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脾胃气阴两虚证。
可选用麦门冬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麦门冬汤滋补脾胃气阴,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气都证与肺病证
肺主气,气主升降;肺气失和,浊气壅滞,升降失司,则可演变为气机郁滞。
01.气郁证与肺热证
邪热侵袭,或热从内生,热蕴于肺,可演变为肺热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肺热证,如咳嗽,或气喘,或黄痰,舌质红,苔黄,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肺热证。
可选用泽漆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泽漆汤清降肺热,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2.气郁证与肺寒证
寒邪侵袭,或寒从内生,寒袭于肺,可演变为肺寒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肺寒证,如咳嗽,或气喘,痰多色白,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肺寒证。
可选用小青龙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小青龙汤温肺散寒,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3.气郁证与肺阴虚证
热病伤肺,阴津被灼,或阴亏于内;又因气机不利,郁而不畅,以此可演变为气郁证与肺阴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肺阴虚证,如咳嗽,或气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肺阴虚证。
可选用百合知母汤和百合地黄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百合知母汤清滋肺阴,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4.气郁证与肺气阴两虚证
气虚无以化阴,或阴虚无以化气,以此可演变为肺气阴两虚;因气郁不化津,又可加剧阴津亏虚,进而演变为气郁证与肺气阴两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肺气阴两虚证,如咳嗽,或气喘,五心烦热,倦怠乏力,舌质淡红,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肺气阴两虚证。
可选用麦门冬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麦门冬汤益气滋阴,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气郁证与肾病证
肾气司阴阳,气能固摄与接纳;气机郁滞,影响肾气接纳,以此可演变为气郁证与肾病证。
01.气郁证与肾虚不固证
肾气虚而不固,虚而不运以为郁,以此可演变为气郁证与肾虚不固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肾虚不固证,如遗精滑泄,夜间尿多,或小便失禁,腰酸腿软,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肾气不固证。
可选用天雄散与四逆散合方,方以天雄散温肾固纳,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2.气郁证与肾阳虚证
阳虚气弱,虚而生寒,弱而不行,不行生郁,或气机不利而为郁,以此可演变为气郁证与肾阳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肾阳虚证,如遗精滑泄,小便量多,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肾阳虚证。
可选用茯苓四逆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茯苓四逆汤温补肾阳,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3.气郁证与肾阴虚证
气郁化热而伤阴,则可演变为气郁证与肾阴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肾阴虚证,如腰酸腿软,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肾阴虚证。
可选用百合地黄汤和百合鸡子汤与四逆散合方,方以百合地黄汤和百合鸡子汤合方滋补肾阴,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04.气郁证与肾阴阳俱虚证
阴阳俱虚,气机因虚而为郁,或气郁而又伤肾之阴阳,以此可演变为气郁证与肾阴阳俱虚证,病变及症状表现为气郁证伴有肾阴阳俱虚证,如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或手足不温,怕冷或怕热,倦怠乏力,舌质淡红,对此既要治气郁证又要治肾阴阳俱虚证。
可选用肾气丸与四逆散合方,方以肾气丸滋补肾阴,温补肾阳,以四逆散调理气机。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