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介绍的心火旺盛所致的失眠,是一种实证。这一节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虚症—心脾两虚。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心主生血,主一身之血,而脾主统血。其实心与脾的关系就是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上。虽然说心主生血,但这血是怎么来的?其实还是来源于脾胃消化的精微物质,两个的关系在生理上就表现为心血供养脾以维持脾的正常的运化机能。而水谷精微物质通过脾转输升清的作用,上输于心肺,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
心脾两虚临床表现为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健忘、眩晕、食少、倦怠乏力、腹胀、便溏、皮肤出血,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舌淡嫩,脉细等一小部分或全部症状出现。
部分患者表现为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嘴唇苍白,面色苍黄,血色素偏低;部分患者由于压力大、长久思虑和长期熬夜,表现为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缺乏自信心等。
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及时调整作息时间,放松心态。同时需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①对于消耗较轻的人群,症状往往以虚为主,健忘失眠、心悸怔忡、面色苍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可以考虑人参归脾丸。
人参归脾丸药性偏温一些。
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去心甘草炙)、龙眼肉、酸枣仁(炒)。
方中人参、黄芪甘微温,补脾养气,龙眼肉甘平,补心安神,益脾补血,共为君药;白术苦甘温,助参、芪补脾益气,枣仁、茯苓甘平,助龙眼养心安神,当归甘辛苦温,滋养营血,与参、芪配伍,补血之力更甚,以上并为臣药;远志苦辛温,交通心肾,安神宁心,木香辛苦温,理气利脾,使诸益气养血之品补而不滞,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炙甘草甘温益气,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合而成方,养心与健脾并用,健脾不离补气,养心不离补血,气血充足则心神安而脾运健。本方多用益气补脾药,因为心血是由脾转输的精微所生,《灵枢决气篇》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补脾气即所以养心血也。脾统血,脾气健旺则能统血摄血,血自归脾,故名之曰“归脾汤”。
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②对于消耗较大的人群,出阴血过度消耗,同时出现了阴虚火旺的现在。可以考虑天王补心丸。
天王补心丸整体药性偏凉,除了补心安神之外,还有一定的滋阴清热作用。
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制)、酸枣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入心能养血,入肾能滋阴,故能滋阴养血,壮水以制虚火,为君药。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助生地滋阴补血,并养心安神,俱为臣药。玄参滋阴降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以生血,并能安神益智;五味子之酸以敛心气,安心神;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朱砂镇心安神,以治其标,以上共为佐药。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为使药。
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另外注意,无论是人参归脾丸还是天王补心丸,都含有较多的滋补成分,不宜用于感冒发热以及内热者,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中医研究》
2.失眠患者用药咨询情况分析,,《临床合理用药》
3.《中医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