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虎成赵同增本报通讯员贺洪强
5月27日,就在河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的同时,*河北岸,56岁的原阳县蒋庄乡周屋村村民杜建*,指着村旁一块刻有“张良渡”三个大字的石碑,正在向十几位城里来的游客,讲述当地口口相传的“张良从此渡河刺秦”的千古传说故事。
讲罢“古代传奇”,杜建*又把话题转向“当代传奇”: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来到周屋村,一驻就是整两年,带领村民发展文旅、谋划产业、引进项目、优化种植结构,让这个贫穷落后的滩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20年时间过去,周屋村群众还在传唱着河南报业人写就的“驻村传奇”,并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续写着一章章精彩的“番外篇”。
叫响“张良渡”,赚到“首桶金”
绿树掩映的周屋村,整洁干净,村民穿着时尚,小轿车有序停放……好一幅富裕和谐的乡村振兴“田园画”!
“以前俺村可不是这样!”周屋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长启介绍,本世纪初,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群众观念保守落后,再加上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多年来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趴趴房”、种的是“望天收”,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元左右。
年4月12日,驻村工作队来到周屋村时,见到的就是上述景象。
地下无矿产,地上无特产;干部没思路,群众没出路。困了周屋村群众几千年的“局”,该如何破解?
李长启说,驻村工作队与父老促膝长谈搞调研,到*河滩实地勘察找灵感,向专家虚心求教问方向,召集干群开会讨论凝共识……最后决定从“张良渡”传说故事入手,发展乡村旅游。驻村工作队与村民一起,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紧邻郑州的区位优势,打造了一个绿色、生态、亲水的场所,吸引城里客人前来游玩。
“张良渡”火了!李长启说,一拨又一拨游客闻讯赶来。村民顺势购买了游船,建起饭店和乡村客栈,办起了花生节。“我们做梦也想不到,一天挣的钱比过去一个月还多!建起一个‘张良渡’,群众挖到‘首桶金’,迈出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步。”李长启说。
引进“荷斯坦”,做大“奶罐子”
周屋村有个鲜奶源——原阳县瑞祥奶牛养殖有限公司的“荷斯坦”奶牛,一头牛平均每天产奶3吨多,除了向周边村民敞开供应,大部分销往郑州市和原阳县城,还是“花花牛”“三元”等品牌的优质奶源供应商,每年利润达50余万元。
58岁的企业负责人孙全胜说,19年前,他是一名最普通的农民,家里种了几亩责任田,一年收入元。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改变了他的生活和命运。
驻村工作队问计专家、调研市场,决定利用周屋村“郑州后花园、新乡南大门”的地理优势,对接郑州、服务郑州,大力发展奶牛饲养,将周屋村建成郑州的一个“奶罐子”。在工作队的全力斡旋下,5头幼龄“荷斯坦”奶牛漂洋过海来到*河岸边,成为孙全胜家的“新成员”。
“驻村工作队天天来俺家看牛,帮俺建牛舍,给俺送技术,都盼着奶牛能早点下奶。”19年过去了,牛舍从一座发展到20多座,5头“荷斯坦”也变成了头,其中正值产奶高峰期的奶牛就有头。
在孙全胜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也看到了“商机”,纷纷养起了柴鸡、蛋鸭、大鹅、兔子、肉羊等家禽家畜,让周屋村在“奶罐子”越做越大的同时,又成为郑州、原阳等地的“蛋篮子”“肉案子”。
种下“摇钱树”,告别“望天收”
从村口到*河岸边,周屋村两条5公里长的生产路两旁,是蔚为壮观的杨树林。村委委员胡小平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杨树,在推动周屋村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上,起到了和“摇钱树”一样的作用。
滩区的“海绵地”,种植传统作物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即使风调雨顺,每亩也比滩外少收多公斤;长不好庄稼却“长”风沙,春秋两季大风一吹空中*沙漫天。驻村工作队千方百计协调了3万株速生杨树苗,带领群众种满了渠畔路旁,期盼它们在完成防风固沙任务的同时,又能涵养水源、修复生态。
胡小平说,耐旱的杨树苗,与这片“望天收”的土地出奇地“投缘”,“噌噌”地往上长,让驻村工作队深受启发。他们把农业技术人员请进村给土壤化验“体检”,同时响亮地提出了“站在地头看市场,瞄准市场巧种田”的口号,结合“体检结果”重新选择适合这块土地的作物。
当年夏收后,村里的部分庄稼地,就破天荒地出现了藏红花、生地*等耐旱的经济作物;第二年春天,有些地块又栽上了苹果、石榴等果树。
从此,周屋村告别了“望天收”,年年都是大丰收,一亩地挣的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从这件事上,周屋人学会了因地制宜、面向市场科学种田。胡小平介绍,村民又自发种植楸树多亩、各种果树多亩,还尝试着建了好几个采摘园,种植甘蔗、草莓等水果,吸引郑州和原阳县城的游客前来游玩采摘,一亩地年产值达2万多元。
本文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