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宋神宗时期,四川眉州出了一位才子苏轼,号东坡居士。此人虽然天资聪颖,出口成章,但却经常自恃聪明,自以为是,闹出了不少笑话。一次,苏东坡出任湖州刺史,三年之后任满回京,住在大相寺内部,因为想要留在京城做官,于是就骑马去找当时的丞相王安石。此时,王安石午睡未醒,苏东坡就被安排在东书房等候。苏东坡看到砚台下面有着一张便签,于是取出来一看,只见上面似乎有王安石未完成的一首《咏菊》:“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花满地金。”看到这句诗之后,苏东坡就不禁暗自嘲笑,想当初王安石好歹也是一代文豪,结果过了三年就江郎才尽,一首诗写了两句就停了笔。再仔细一看这首诗稿,苏东坡更是哑然失笑,心想:“王安石可真是徒有虚名,竟然连四季的风名都分不清。西风,就是秋风,*花又名菊花,生在晚秋,敢与秋风鏖战,十分耐久,怎么会被风吹得花落满地呢?这不是胡说八道又是什么呢?”
于是苏东坡一时兴起,就提起笔来,按照原来诗词的韵律补充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
等到王安石睡醒之后,听说苏东坡来访,就来到书房之中,结果看到这篇诗稿已经被苏东坡续完,并且在被续写的诗句之中对自己颇有讥讽的意思在里面。他想到苏东坡在京城之外当了三年地方官,老脾气却总是改不了,自己孤陋寡闻,却反而老是嘲笑别人,心中自然怏怏不乐,于是隔日早朝,王安石找宋神宗禀告,直接就把苏东坡贬为*州团练副使。
苏东坡自然知道肯定是那首诗触怒了王安石,但也不敢当面明说,虽然心中很不服气,但临行之前却还是要找王安石拜别。王安石有意将其留在花厅吃饭,酒过三巡之后,王安石语重心长地对苏东坡说:“子瞻虽然大才,但希望到了*州之后还要多读书。”苏东坡是读过万卷书的才子,王安石却还是要让他多读书,他的心中自然更加不服。临行之前,王安石嘱咐苏东坡说:“我小的时候感染过一种慢性疾病,除了服药之外,还需取用瞿塘峡之中的水来沏茶才能治愈,到时候就麻烦你带那里的一坛水给我。”虽然对这个要求感到很奇怪,但苏东坡还是牢记在心,离开京城之后就星夜赶赴*州上任。到了*州上任之后,当地官员看苏轼是个才子,又是一个被贬的京官,说不上哪天就调走升官了,于是对他非常尊重。时光荏苒,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又是九九重阳佳节,这几天又开始刮起了萧瑟的秋风。
一日,苏东坡在书房之中读书,忽然想到当地的一位老人委托他将一些菊花种在后院,可能开得正旺,这时好友陈季常正好来访,于是两人就兴冲冲地跑到后院,想要一赏菊花在秋风之中傲然挺立的样子。可结果到了后院一看,却发现这里一地金*,花枝上早无菊花一朵,这种情况顿时将苏东坡惊得目瞪口呆,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这时陈季常问:“子瞻兄,菊花花瓣落地是寻常的时期,又何必如此惊讶呢?”苏东坡回答:“你可能有所不知,我平时认为菊花在秋日生长起来最为旺盛,因为它从来不会落下花瓣。”紧接着他就把自己昔日在王安石门第上改诗遭贬的故事如实道来,最后苏东坡叹气说:“当初我错认为王安石不知道菊花的习性,可如今看来我反而是错的,更没想到他贬谪我到*州来,并非公报私仇,而是来让我看这菊花秋日落瓣呢!”不久之后,冬至将至,为了给王安石赔礼道歉,当地太守特地派苏东坡进京,让他去丞相府给王安石道歉。这时,他想起王安石嘱咐他去瞿塘峡的水治病的事情,于是就打算去瞿塘峡取水。可谁知三峡水势浩大,船家在大江之中逆水行舟,叫苦不迭:“水如瀑布,日行只有数里,何日才能到达中峡呢?”苏东坡掐指一算,如果在这里耽误时间,肯定会耽搁自己进京的时间,于是就找来当地一位老者询问情况,询问哪个峡谷的水质最好老者对苏轼说:“上峡流入中峡,中峡流入下峡,一样的水,有什么好坏之分呢?”苏轼心想,王安石也太会刁难人了,三峡明明彼此相通,为什么非要取瞿塘峡的水呢?于是苏轼就嘱咐身边的人灌了满满一坛下坛的水,封好之后带入了京城之中。来到王安石府上之后,苏东坡首先就看到了对面墙壁上正好贴着他续写的诗词,顿时感到窘迫不安,于是慌忙跪倒在王安石面前:“学生错了,特来认错。学生在*州看到了满地*花。”
王安石笑着说:“不必过于自责,这件事情以后不用再提了。不过,之前烦劳你去取瞿塘峡中峡之水,不知你取来了没有?”苏轼就急忙派人抬入水缸,王安石高兴地取来水用来沏茶喝。只见开水倒入碗中之后,水中的阳羡茶过了半晌才出现茶色,于是王安石就问:“此水是从什么地方取来的?”苏轼还是说:“瞿塘峡。”“子瞻你又何必骗我?这分明是下峡之水!”苏东坡听后惊讶不已:“确实是下峡水,可您又是怎么分辨出真假的呢?”王安石解释道:“这瞿塘峡之水,上峡太急,下峡又太缓,只有中峡之水最为适用,用此水来冲阳羡茶才是上品,我观这茶色就知道这是下峡水而非上峡水。”这时,苏东坡这才知道自己才不如王安石,顿时羞红了脸。参考资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