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降糖不得不提的六味地*丸,如何治疗2型糖尿病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比平常喝水多很多,但怎么喝水都很渴,饭量也比平常大了很多,还一直有饥饿感,你会怎么做?
年11月,赵先生在其妻子的陪同下前来就诊,赵先生便出现了上述症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都是糖尿病在作祟。
赵先生的妻子说,她在半年前就发现丈夫喝水越来越多,不仅比他平时喝的多,而且比周围的人喝水都多。
紧接着出现食量增大,40多岁的人了,老是跟个孩子似的到处找吃的东西,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自己总是莫名其妙感觉很饿,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同时,赵先生小便次数也明显增多了。
家里人觉得不对劲,认为他身体肯定出现了什么问题,医院就诊。
医院的一系列检查,赵先生检查报告显示:空腹血糖最高达17.0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院开服格列齐特、二甲双胍等药物。
服药之后,赵先生虽然多饮、多尿症状稍有减轻,但多食易饥未能改善,复查空腹血糖降至11.0mmol/L左右。
为求进一步改善,特再次寻诊,想尝试中药调理治疗。
赵先生身体情况:精神倦怠,形体消瘦,还常有腰膝酸软的情况,平常大便比较溏薄。
舌边有齿痕,苔薄白
脉细缓
2型糖尿病
消渴(脾肾气阴两伤证)
怀山药90g,*芪60g,玉米须30g,仙鹤草30g,山茱萸15g,云茯苓15g,熟地*12g,生地*12g,泽泻10g,丹皮10g
每日2剂,饭前1小时服用。
另特别叮嘱赵先生坚持糖尿病饮食,即控制好饮食热量,合理摄入营养成分,少食多餐,饮食清淡。
服上药1周后,患者自觉脘腹饱胀,饮食减少,无易饥感,且体力渐增,大便成形。
服上药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降至7.1mmol/L。
再服药2周(改为每日1剂)后,血糖稳定在5.5mmol/L左右。
后以前方加减巩固。
在3个月的追踪观察里,赵先生的血糖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初诊处方是常用的的加减方,基本组成与用量:怀山药60~90g,*芪30~60g,玉米须、仙鹤草各30g,山茱萸、云茯苓各15g,熟地*、生地*各12g,泽泻、丹皮各10g。
全方具有滋阴益肾,健脾益气之功效。
可主要用作治疗中老年糖尿病。
方中熟地*、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酸温滋肾益肝;山药、*芪健脾益气,用量要大,有气复津还之意;共成三阴并补以补肾治本之功,亦即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义。
茯苓、泽泻健脾利水,丹皮消虚热,虽然补泻并用,但以补为主。同时,也可适当结合一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的药物。
如生地*配熟地*,山药配*芪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山药能抑制胃排空运动及肠管推进运动,能增强小肠吸收功能,抑制血清淀粉酶的分泌;仙鹤草、玉米须降血糖作用,这亦早被人们所公认。
在临证加减方面,遵循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原则。
若遇到消谷善饥明显的患者,可加生石膏、玉竹等;
若是口渴多饮咽燥的患者,加用沙参、天花粉、石斛、麦冬等;
若是伴有气短自汗,可酌加太子参;
若小便清长频数的,增用桑螵蛸、巴戟天、肉桂等品温肾固涩;
若出现尿浑浊如脂膏、盗汗的,加用知母、*柏;
若是伴有头晕头胀,可以加上钩藤、白芍、牛膝等;
若是出现胸闷心悸的患者,我们可以选用丹参、石菖蒲、郁金、薤白、甘松等;
若是患者形体肥胖的,增用佩兰、荷叶、冬瓜皮、薏苡仁等;
若是伴有视物模糊不清的患者,酌加谷精草、青葙子等;
若瘀血重,有瘀斑、瘀点、痛经夹块、肌肤甲错、全身刺痛的,可选用桃仁、红花、水蛭、元胡索、莪术、三棱、红花等。
说到这里,关于用治疗糖尿病的问题,可能有些人还会一些问题,这能治疗各种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并发症吗?适用范围是不是有局限性?
其实,六味地*丸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方,用途很广泛。
可应用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脑梗死、糖尿病性阳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糖尿病泌汗异常、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糖尿病性便秘等辨证属肾阴亏虚者。
这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医的异病同治之法。
而除了科学辨证医治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的便是糖尿病饮食,控制好饮食热量、合理摄入营养成分、少食多餐、饮食清淡等等,这些习惯在控制病情中占据极大作用。
其实这不仅是对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对于预防糖尿病也是非常关键点的。
因此,为了健康生活,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