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象辞破解象辞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一)释字洊《说文》:“瀳(洊),水至也。从水薦声。读若尊”。《说文·段注》:“水荒曰洊。洊者,瀳之异文。”《释言》:“荐,再也,荐同存。”洊,瀳(zùn)之异文,意义为水浸出的样子,这里引申为雷在不知不觉中布散开来。震震为八卦之一。北斗星柄指向正东方,时在仲春之月,阴阳分而雷始声,万物之所出也。震为足,象征行动。《说卦传》曰:“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雷,《说文》:“本作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声,象回转形。”《周礼·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鼓声如雷,春分之音,催人奋进者也,古以击鼓为进。《正字通》:“击鼓曰雷”。雷泛指能量的集聚体,于草木为“蕾”,含苞待放者也。“龙”者,乘时而变化者也。“玄黄”者,天玄而地黄,天地相杂之色,阴阳相薄之貌。“长子”者,袭位而主祀者也。“蕃鲜”者,指丰盛的祭品。祭祀时所用的酒肉称为“福”,新宰的牺牲称为“鲜”。故震为“福”。恐惧“恐惧”不是现代意义所谓的胆小怕事,遇事惊慌失措,方寸大乱,而是指一种不冒失、不蛮撞,思虑周全,行事稳妥的品格和作风。(二)释象《震卦》上震下震。“震为雷”,雷动而接连不断,故曰“洊雷”。“雷”是能量释放时产生的声音,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由于上下震体频率相同,引起共震,故卦名曰“震”。《震卦》是由《临卦》变化而来的。《临卦》就像是一个重叠的震体,卦变为《震卦》后,就象重叠在一起的两个震体分而布之,上下内外地散布开来,看着忽然到处都是雷,故曰“洊雷”。《震卦》之象,就是忽然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很多雷,故曰“洊雷,震”。《震卦》是由《临卦》变化而来的。卦变时,《临卦》九二上行而成为《震卦》九四。《易·系辞传》云:“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震卦》九四为坎体主爻,“坎为加忧,为心病”,九四处多惧之位而心忧,故曰“恐惧”。《震卦》九四分别为坎体和艮体主爻,“坎为险,为矫輮”,“艮为止”。曲者变直以中矩谓之“矫”,直者变曲以中规谓之“輮”,“矫輮”就是依规矩而“修”也。九四不当位,处险而能止,乃为“省”也。且修且省,故曰“修省”。“君子以恐惧修省”,就是要培养谨慎戒惧之德。《震卦》其实只是《临卦》变为《小过卦》的过渡卦。《临卦》整体是重叠的震体,而《小过卦》则是重叠的坎体。“震为动”,而“坎为隐伏”。《临卦》经《震卦》变为《小过卦》,就象是行动在隐蔽中进行,动着动着,就又隐伏起来了。这正如动物世界中的捕猎,虎豹等猎手采取行动,悄悄地靠近猎物,然後隐伏在猎物的附近,等待最合适的时机,以便发起突然袭击,最终成功获得猎物。整个《震卦》就笼罩在这种气氛中,不但猎物处于“恐惧”之中,猎手也处于“恐惧”之中,故象辞曰“君子以恐惧修省”。(三)义理戒惧谨慎是君子之德,暴虎冯河是匹夫之勇。子路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就在孔子面前说:“子行三军,则谁与?”没想到孔子回答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君子临事而谋,不做没把握的事,不做无谓的牺牲。孔子闻迅雷风烈必变,随时采取一种反应、应对的态度。孔子不会因为自己是圣人,而不惧风雷。《圣经》上说,天下雨给仁义的人,也给不义的人。同样,灾难会降临到不义的人头上,也会降临到仁义的人头上,君子能戒备而已。“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要不得。初生牛犊不畏虎,不是由于牛犊勇敢,而是由于牛犊无知、愚蠢罢了。(四)知识链接(共振现象)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由于振动频率相同,其中一件东西振动发声,另一件也会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