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乡下农村路边、地头长着大大的叶子,开着淡红紫色的花朵,具有较好观赏性的野草,就是大名鼎鼎的地*,殊不知,它可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那么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了解一些有关地*的知识吧。地*,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因其地下块根为*白色而得名地*,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按照药材炮制方法可分为:鲜地*、干地*与熟地*,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根据《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为清热凉血药;熟地*则为补益药。地*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鲜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另外,鲜地*的叶子还能做成各种保健食品,疗效一点也不比地下部分的地*根差,而且味道还很好。由于地*花、种子属于温性,地*根属于寒性,所以地*叶子介于两者之间,就比较平和,适合大多数人食用。地*叶入肺、肝、肾经,具有走表入肺、润肤止痒、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之功。在我国最早的一部种植中药的专著《山居录》(唐代)就有:地*嫩苗摘其旁叶作菜甚益的记载。从现在地*的有效成份来分析,有效成份主要成份主要是梓醇,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由于地*叶与块根中均含有梓醇。地*叶在前期生长的过程中,梓醇含量迅速上升,最高时期是地下部分梓醇含量的两倍以上。一直持续到采收期之前,也就是地*叶要枯萎的时候,地*叶中都含有大量梓醇。临床中总结发现,地*叶对肺纤维化等慢性肺病、老年痴呆、脑萎缩、糖尿病、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就是这样一种看似非常寻常的野草,竟是地*,属于“四大怀药”之一,还有着久远的历史记载,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被历代列为皇封贡品;唐宋时期,四大怀药已久负盛名,经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明代郑和将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近代四大怀药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如今,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汇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日本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