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趣说中药地黄,你是不是只知道地黄丸 [复制链接]

1#
好多啦——精灵地*卡又好吃又好看,入”股“不亏地*,这种药材你可能不了解,但“六味地*丸”你肯定知道,那句“治肾亏,不含糖”在洗脑广告中绝对有一席之地。地*自古以来,地*都是一味重要的中药。地*入药已有三千年历史,但它并非珍稀物种,广泛分布于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尤以北方怀庆地区(今河南焦作)所产地*为上品,被称为“怀地*”,为久负盛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山药、地*、牛膝、菊花并称为“四大怀从周朝开始,“四大怀药”便被历代列为皇朝贡品;唐宋时期,“四大怀药”已久负盛名,经丝绸之路传入亚欧各国;明代郑和则将“四大怀药”带入东南亚、中东、非洲诸国;近代“四大怀药”更被海外人士誉为“华药”。取日月之灵气,汲天地之精华地*,因其埋藏在地下的块根呈现*白色而得名,浅显易懂。《本草纲目》则称:“生者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半浮半沉者名人*;沉者名地*。入药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人们都以沉下者为贵,久而久之,遂名为地*。还有颇具神话色彩的一种说法:相传某年瘟疫盛行,百姓惶恐不安,当地的父母官就忧心忡忡地来到了药王庙祈求上天眷顾。终于,他的诚意感动了上天,求来了名叫“地皇”的草药,意为“皇天赐予”。这“地皇”被百姓引种在了自家田地中,大家服用后疫情果然渐渐得到了控制。此后人们仍继续种植,后误将“地皇”传作了“地*”。地*又叫地髓地*又叫“地髓”,即“地之精髓”,意指它是在吸收了大地之精华后才孕育而成。还有说法称,长了地*的土地,就长不好别的东西,这片地也会变苦,必须要8年之后才能再种,如此土地才能恢复肥力。话虽夸张,却形象地说明了地*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地*丸七兄弟”其实地*丸不止六味地*丸一种,它还有六个兄弟呢!它们分别是:归芍地*丸、知柏地*丸、杞菊地*丸、麦味地*丸、明目地*丸和桂附地*丸。《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儿科专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本是用来治疗小儿发育迟缓的方子。后来,人们将它作了改动,便有了现在滋阴补肾的这个方子。六味地*丸以熟地*作君药,辅以臣药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和泽泻,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吃个地*可真麻烦!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到,文章开头提到了地*的功效,但却归为了三类:鲜地*、生地*、熟地*。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大了去了!从炮制方法看:“鲜地*”:就是新鲜的地*,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那种。鲜地*“生地*”:指经过烘焙,达到质地柔软、外皮变硬的程度。也是狭义上的“地*”。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干地*”,在古时较多用,现在一般就是指生地*。熟地*熟地*:是生地*的炮制加工品,加入辅料,反复蒸晒至质地柔软粘即可。一般的熟地*,只是蒸过一次,如果蒸过三次,就已经很不错了。以前还有“九蒸九晒”的讲究,但目前已基本失传。从功效看:“鲜地*”是清热凉血药,可养阴生津;生地*功效与鲜地*类似;“熟地*”是补益药,用于血虚劳热、心悸怔仲。三者药效冲突可见一斑,切不可乱用;地*可用作药膳,地*配以高蛋白肉类,再加上生姜、红枣、枸杞和陈皮等中和药性,日常食用能起到温补的效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