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一沐三捉发”的“捉”
刘钊,张传官
(《汉字汉语研究》年第3期)
提要本文结合先秦典籍、信阳楚简、马王堆帛书和历代医书中的实际用例以及与“捉”相关的同源词,通过早期语义和情理两方面的考察,推阐勾稽出了“捉”字早期的词义内涵,并梳理出“捉”字词义的演变过程,再次论证了“一沐三捉发”的“捉”是“紧攥”之义。
关键词一沐三捉发捉握紧攥
年,我们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谈“一沐三捉发”的“捉”》的文章(下文简称“《捉》文”)(刘钊、张传官:31—36),其主要内容正如《捉》文“摘要”所述:
“一沐三捉发”是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成语,往往又写作“一沐三握发”。传统训释大多将其中的“捉”训为“握”,解释为“握持”;也有极少数人通过对文意的揣测,将之解释为“握干”或“拧干”,却没有提出任何训诂学上的根据和书证。本文通过对“捉”之“紧攥”义的训诂学解释,结合马王堆帛书医书中“捉”用为“紧攥”义的具体书证,指出以往将之理解成一般的“握持”义是不正确的,“捉”应该是紧攥之义,在“一沐三捉发”这一成语中,是指攥干或拧干头发。此成语在汉以后被写作“一沐三握发”,更增加了后人对“捉”字的误解。凡是先秦秦汉典籍中有此异文的,大多应以写成“捉”字为代表早期的面貌。
近来汪维辉先生在其论文《训诂基本原则例说》和著作《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中均对《捉》文进行了批评。其说如下:
训诂上有所谓“递训”,即:甲,乙也;乙,丙也。这种地方最容易犯错误,初看似乎证据很充分,实则往往暗中偷换了概念。还有一些训释为了要“合情合理”,随意改变词义的核心部分,实际上也是暗中偷换了概念。
……
今按:作者对“捉”的词义做了两次改释:握持→紧攥→攥干或拧干。这实际上是暗中偷换了概念。这三个意思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捉”和“握”的词义其实是“握持”,可以握得紧(较多见),也可以握得松(较少见),这是在具体上下文中的义位变体,我们并不能根据有些用例偏指“握得紧”而把“捉”的词义归纳为“紧攥”,更不能再跨一步把它解释成“攥干或拧干”。“捉”“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口语词“抓”,“抓”绝不可能有“攥干或拧干”的意思,同理,“捉”“握”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意思。这组词的基本词义是表示“握持”的动作,并不包含动作的结果。词义是有其客观性的,不能随意曲解以迁就所谓的“情理”。更何况,握着散开的头发(可能已经打湿,也可能尚未打湿)走出来见客人,以示礼贤下士之心切,难道有什么不合情理的吗?(a1—82)
比如古书中出现过的“捉/握发”,有人解释成“拧干头发”,就是一种误说,原因在于“握/捉”的确不同于一般的“拿”,而是带有“紧握,紧攥”的意味,但是“紧握,紧攥”绝不等于“拧干”,这是暗中偷换了概念。(b:)
汪维辉先生是我们钦佩的古汉语词汇研究大家,眼光犀利,学问精湛;既然连他都对《捉》文的结论持有异议,就更说明《捉》文可能还有论证不周的地方,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一个颠覆性的新说法的提出,常常不容易马上被学术界接受。
我们对《捉》文的观点和结论至今并未改变和放弃,现在想在这篇小文中再次加以申论。文中引用的资料有不少是《捉》文没有提到的,对结论的证明很有帮助。希望这篇小文能继续得到广大读者和汪维辉先生的批评指教。
一对“捉”字早期用法的考索
先来看“捉”字在先秦典籍中的用法。先秦典籍中明确的“捉”字有如下三例:
(1)《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杨伯峻编著,:)
(2)《庄子·庚桑楚》:“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揵;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揵。”(郭庆藩集释,:)
(3)《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郭庆藩集释,:)
有关第1条的论证已见于《捉》文,因是本身证据,还不能用来证明接下来要论证的观点。其余两条皆出自《庄子》。关于第2条,以往的训释皆不能令人满意,至今还没有确切无疑的答案。清王先谦《庄子集解》谓:
释文:“韄音获。李云:‘韄,缚也。’向云:‘揵,闭也。’”案:此言外韄者,耳目为物所缚,不可以其繁扰而捉搤之,将必内闭其心,以息耳目之纷。内韄者,心思为欲所缚,不可以其缪乱而捉搤之,将必外闭其耳目,以绝心思之缘。(王先谦集解,:)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引唐成玄英疏谓:
韄者,系缚之名。揵者,关闭之目。繁者,急也。缪者,殷勤也。言人外用耳目而为声色(也)所韄者,则心神闭塞于内也;若内用心智而为欲恶所牵者,则耳目闭塞于外也;此内外相感,必然之符。假令用心禁制,急手捉持,殷勤绸缪,亦无由得也。夫唯精神定于内,耳目静于外者,方合全生之道。(郭庆藩集释,:)
又引清卢文弨曰:
今书作韄。“而捉”徐侧角反。崔作促,云:迫促也。(郭庆藩集释,:)
从以上诸家将“捉”训为“捉搤”“急手捉持”,或异文作“促”,训为“迫促”来看,很显然在他们心目中,“繁而捉”和“缪而捉”中的“捉”不是一般的“握持”。“繁而捉”和“缪而捉”意近,我们认为都是指用手使劲挤压拧攥的意思。这一段文字是用具体的譬喻讲人的外部耳目与人的内部心智之间的关系,大意是说:如果从外部用手使劲挤压拧攥,内部将会闭塞;如果从内部用手使劲挤压拧攥,外部将会闭塞。
第3条“捉衿而肘见”即成语“捉襟见肘”的出处。“捉襟”的“捉”,《韩诗外传》作“振”(韩婴撰,许维遹校释,:11),《新序》作“衽”(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现在一般都翻译成“拉”。《艺文类聚》卷六十七引此语“捉”字作“敛”(欧阳询,:)。我们认为作“敛”同原作“捉”的含义是相合的,这里的“捉”即“紧攥”“紧紧挤压”的意思。“捉衿而肘见”是说因衣服狭小残破,一旦紧攥前襟就会因衣服缩紧而露出肘部。
《说文》(许慎撰,徐铉校定,:—)中表示“握持”义的字主要有如下一些:
捉,搤也。从手,足声。一曰:握也。
搤,捉也。从手,益声。
握,搤持也。从手,屋声。
持,握也。从手,寺声。
挚,握持也。从手,从执。
操,把持也。从手,喿声。
把,握也。从手,巴声。
值得注意的是,“捉”字《说文》是先训为“搤”,之后才一曰为“握”;又“捉”和“搤”两字前后相连并互训,按《说文》的编排体例,词义应该非常接近。“搤”同“扼”,义为“掐住”。《汉语大词典》“搤”字下引了以下三个书证: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2)《陈书·始兴王叔陵传》:“长沙王叔坚手搤叔陵,夺去其刀。”
(3)唐杨乘《甲子岁书事》诗:“贼臂既已断,贼喉既已搤。”(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卷六·)。
“扼”字下引了三个书证,其中两个是:
(1)汉班固《西都赋》:“掎僄狡,扼猛噬,脱角挫脰,徒搏独杀。”
(2)《汉书·李陵传》:“臣所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卷六·)
以上“搤”的三个书证都是讲人与人打斗的,“扼”的两个书证都是讲人与猛兽打斗的,文中的“搤”和“扼”绝不是一般的“握持”,其动作主体显然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典籍中有“搤腕”(又作“扼腕”)一词,表示激动、振奋、悲愤、惋惜时的动作,如《战国策·魏策一》:“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何建章注释,:)这里的“搤”也绝非一般的“握持”。这正如典籍有“搤臂啮指”一语,汉王充《论衡·感虚》:“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搤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搤臂以呼汝耳。’”(*晖校释,:)文中“搤臂”的结果是让曾子“立痛”,足见其用力之大。典籍又有“搤杀”一词,指把人“掐死”。能够将人“掐死”,显然必须使出大力才能做到。颜师古注《汉书》从来不为“握”字作注,却有五处都用“捉持”两字来训释“扼”字,这说明颜师古认为“捉”的意义与“扼”更近。
从以上“搤(扼)”的用法看,都是指使出极大力气的动作。既然在《说文》中“捉”“搤”前后相连并互训,那么“捉”的早期用法,一定是指施力程度很大的一种动作,绝不会是一般性的“握持”。
与“捉”意义接近的词还有“搦”和“挫”。《后汉书·虞傅盖臧列传》:“抚弦搦矢。”李贤注:“搦,捉也,音女卓反。”(范晔撰,李贤等注,:)。“搦”在古代也有“按压”、“挤压”的意思,如《齐民要术·杂说》:“河东染御*法:碓捣地*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别器盛。”(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其中的“搦”字,就是“按压”“挤压”的意思。
《集韵·过韵》:“挫,搦也。”(丁度等编,:)古代“挫”也有“挤压”“按压”的意思,如《楚辞·招魂》:“挫糟冻饮。”王逸注:“挫,捉也。……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凉,又长味,好饮也。”(洪兴祖补注,:)
古从“足”得声的字,大都有紧迫、紧急、缩皱的意思,如:
(1)促,《释名·释姿容》:“促,捉也,使相促及也。”(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4)《字汇·人部》:“促,蹙也,迫也。”(梅膺祚,明万历四十三年:子集27)
(2),《广韵·烛韵》:“,迫也。”(余迺永,:)
(3)趗,《玉篇·走部》:“趗,迫也,速也。”(:)
(4)?,《字汇·言部》:“?,言急促。”(梅膺祚,明万历四十三年:酉集18)
(5)龌龊,又作“偓促”“握齱”,《集韵·觉韵》:“龌,龌(同龊——引者注),迫也,一曰小皃。或从足。”(丁度等编,:)
从同源词的角度看,“足”与“戚”“刍”“束”音近,古“戚”字、“束”字及从“戚”、从“刍”和从“束”得声的字也有“促迫”、“紧急”和“皱缩”的意思,如:
(1)戚,《集韵·烛韵》:“促,《说文》:‘迫也。’或作戚。”(丁度等编,:)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戚,叚借为促。”(:)
(2)蹙,《说文解字·新附·足部》:“蹙,迫也。”(许慎撰,徐铉校定,:42)《广雅·释诂》:“蹙,急也。”(王念孙,:35)《洪武正韵·屋韵》:“蹙,迫也,近也,急也,缩也,绉也,蹂也。”(乐韶凤等,明嘉靖四十年:卷十四6)
(3)縬,《广韵·屋韵》:“縬,缩也。”(余迺永,:)
(4)顣,《广韵·屋韵》:“顣,顣頞,鼻颐促皃。”(余迺永,:)
(5)?,《集韵·巧韵》:“?,心迫也。”(丁度等编,:)
(6)?,《集韵·遇韵》:“?,皱也。”(丁度等编,:)
(7)皱,《篇海类编·身体部·皮部》:“皱,眉攒。”(宋濂撰,屠龙订正,:卷七36)
(8)绉,《说文解字·糸部》:“绉,戚也。”(许慎撰,徐铉校定,:)
(9)趋,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趋,叚借为促。”(:)《礼记·乐记》:“卫音趋数烦志。”郑玄注:“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孙希旦集解,:)
(10)束,《释名·释言语》:“束,促也,相促近也。”(刘熙撰,毕沅疏证,王先谦补,:)
(11)速,《广韵·屋韵》:“速,戚也。”(余迺永,:)《尔雅·释训》:“速速、蹙蹙,惟逑鞠也。”郝懿行《尔雅义疏》:“速者,《玉藻》注‘遬犹蹙蹙也’。《诗·正月》传:‘??,陋也。’?盖遬之或体。遫,籀文速字也。《后汉书·蔡邕传》注引《毛诗》作‘速速方谷’,云《韩诗》亦同。《楚辞·逢纷篇》云:‘躳速速而不吾亲。’王逸注:‘速速,不亲附貌。’然则速速与蹙蹙皆为褊急之意,故毛传以??为陋。《诗·节南山》笺:‘蹙蹙,缩小之貌。’《士相见礼》注:‘蹙犹促也。’”(郝懿行,:)
与上面所论从“足”得声的字皆有“紧迫”、“紧急”、“缩皱”的意思不同,从“屋”得声的字有些有“覆盖”“笼罩”的意思,如“幄”“楃”等字即是。[1]这充分表明了“捉”“握”两者早期语义上的差别。
在《捉》文中,我们曾举出马王堆帛书中如下“捉”字的用例(通用字直接释出):
(1)字者已,即以流水及井水清者,熟洗澣其胞,熟捉,令无汁,以故瓦甗无津者盛,善密盖以瓦瓯,令虫勿能入,埋清地阳处久见日所。使婴儿良心智,好色,少病。(《房内记》41—42)
(2)一,伤者,以续断根一把,独□长枝者二梃,*芩二梃,甘草梃,秋乌喙二□者二瓯,即并煎熟,以布捉取出其汁,以陈缊□傅之。(《五十二病方》17—18)
(3)者,冶*芩与煎彘膏□之,即以布捉浘之。(《五十二病方》19—20)
(4)一,冶*芩、甘草相半,即以彘膏财足以煎=之=(煎之。煎之)沸,即以布捉之,取其汁,傅。(《五十二病方》44)
(5)一,烂者,捣糵米,捉取汁而煎,令类胶,即冶厚柎,和,傅。(《五十二病方》/)(裘锡圭主编,:六·82,五·、、)
其中(1)的“字者已,即以流水及井水清者,熟洗澣其胞,熟捉,令无汁”,是讲女人分娩后,马上用流动的水或清澄的井水仔细澣洗胎衣,然后仔细挤压拧攥,让胞衣变得干爽无水,“捉”字在文中就用为“挤压拧攥”的意思。(2)的“以布捉取出其汁”、(3)的“以布捉取”、(4)的“以布捉之,取其汁”和(5)的“捉取汁”中的“捉”,也都是挤压拧攥的意思,其所指就是现在还被大家熟知的制作中药的方法,即将煎好的中药用布包裹后加以挤压拧攥,滤出药汁(布中的药渣则会被舍弃)的过程。(5)的“捉取汁”就相当于上引《齐民要术·杂说》的“搦取汁”。
马王堆帛书中还有一个“浚”字,其用法与“捉”字类似:
(1)伤而痉者,以水财煮李实,疾沸而抒,浚取其汁,寒和,以饮病者,饮以故。(《五十二病方》34—35)
(2)一,,痛于脬及衷,痛甚,溺则痛益甚,□。治之,黑菽三升,以美醯三斗煮,疾炊,沸,止火。沸下,复炊。三沸,止。浚取。(《五十二病方》/—/)
(3)一,以水一斗煮葵种一斗,浚取其汁,以其汁煮胶一梃半,为汁一参,而(《五十二病方》/)
(4)一,,溺不利,脬盈者方:取枣种粗屑二升,葵种一升,合挠,三分之,以水一斗半煮一分,熟,去滓,又煮一分,如此以尽三分。浚取其汁,以蜜和,令才甘,寒温适,饮之。(《五十二病方》/—/)
(5)一,,取景天长尺、大围束一,分以为三,以淳酒半斗,三煮之,熟,浚取其汁,之。(《五十二病方》/—/)
(6)肿囊:肿囊者,气实囊,不去。治之,取马矢觕者三斗,熟析,汏以水,水清,止;浚去汁,洎以酸浆斗,取芥衷荚。壹用,知;四五用,肿去。无禁,无时。(《五十二病方》/—/)
(7):乌喙五,龙憨三,石韦、防风、伏菟各□,阴干,□□□□去其冶五物,入酒中一日一夜,浚去其滓,以汁渍滫饭,如食干,干又复干,索汁而成。(《养生方》/—/)(裘锡圭主编,:五·、—、,六·59)
以上引文中的“浚取其汁”“浚取汁”“浚去其汁”“浚去汁”中的“浚”字,陈伟武(7:),张光裕、陈伟武(:—)认为应读为“捘”,义为排挤、挤压。其说甚是。《说文·手部》:“捘,推也。”段玉裁(:)注:“谓排挤也。”《左传·定公八年》:“将歃,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杜预(1:—1)注:“捘,犹挤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挼拏捘臧。”李善注引《广雅》:“捘,按之也。”(萧统编,李善注,:)比较可知,“捘取汁”就相当于“捉取汁”。
历代医书在讲制药过程时,也常常会提到这种“取汁”的方法,如:
(1)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上》:“右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竹斋编,:54)
(2)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解毒并杂治》:“杏仁一升合皮研,以沸汤三升和,绞取汁,分三服。”(李景荣等校释,8:)
(3)《备急千金要方·伤寒上》:“新猪屎二升半,纳好酒一升,搅令散。以生布绞取汁,更以绵滤,顿服之。取尽。”(李景荣等校释,8:)
(4)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第三:“右,先取生葛根净洗刷,便捣碎,且空迮取汁令尽,尽讫。又捣,即竹沥洒,极迮取汁,汁尽为度。”(沈澍农主编,:)
(5)题元朱震亨《活法机要》:“上咀,用河水三升同浸两昼夜,于石器熬,取汁约一大盏,内八分来得所,看渣黑色为度,生绢扭取汁,再上文武火熬,槐、柳条搅,滴水成珠为度。入膏和剂。”(叶川编,7:)
(6)明孙一奎《赤水玄珠·便毒疳疮》:“以布袋绞取汁,瓦器中熬成膏,白汤化下一匙,一日三服。”(:)
(7)《备急千金要方·大肠腑》:“右二味以水三升和,搦取汁,旦顿服之,至巳时与好食令饱,须臾虫出,不瘥,明旦更合服之;不瘥,三日服。”(李景荣等校释,8:—)
(8)明代朱橚等《普济方·诸风门中风生》:“右先取生葛根,洗刮去皮土,捣研,压取汁。”(:三·34)
(9)《普济方·眼目门倒睫拳挛》:“右用生绢袋盛,以密并羊胆汁中,浸两伏时,捩取汁。于瓷盒内盛,点之。久用良。”(:二·)
(10)《普济方·瘰疬门总论》:“右为末,别将皂角五挺生椎碎,以水一斗,揉取汁。”(:七·)
以上(1)、(2)、(3)、(6)文中的“绞取汁”的“绞”为“挤压”或“拧”的意思,(5)的“扭”也是“拧”的意思,(4)的“迮”、(8)的“压”,都是“压榨”的意思,明方以智《通雅·释诂·謰语》:“迮,压也。”(3)《齐民要术》卷十引汉杨孚《异物志》:“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如饴饧。”(贾思勰著,石声汉校释,:)字又作“笮”,《玉篇·竹部》:“笮,迫也,也。”(:)方言又写作“榨”;(7)的“搦”前面已说过,是“按压”“挤压”的意思;(9)的“捩”也是“挤压”“揉搓”的意思,《类篇·手部》:“捩,抑也。”(司马光编,:)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命捣姜捩汁,折齿而灌之,由是方苏。”(:)《云笈七签》卷三十四:“两手相捉,细捩,如洗手法。”(张君房编,:)“捩”方言又写作“勒”,也是“收紧”之义。(10)的“揉”当然就是“揉搓”的意思。
很显然,上引诸文中的“绞取汁”“扭取汁”“迮取汁”“搦取汁”“捩取汁”“揉取汁”无疑就相当于马王堆帛书中的“捉取汁”。虽然因时代的不同,用词有所变换,但是其词义却是始终如一的,即都是“拧绞”“挤压”“按压”“揉搓”“压榨”的意思,“捉”字正对应着“绞”“扭”“迮”“搦”“捩”“揉”诸字。这一语境下的“捉”字难道能理解成一般的“握持”吗?实际上不仅不能理解成一般的“握持”,就是理解成“紧握”“紧攥”也嫌不够准确,因为“紧握”“紧攥”给人的语感是“紧紧抓住不动”,而“捉”字在马王堆帛书中的含义,与上引医书中的“绞”“扭”“迮”“搦”“捩”“揉”等字一样,表现的是一种力度很大的节律性的动态动作。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下《少小婴孺方下》有如下一段:
以水二升,煮取半升,以绵着汤中,捉绵滴儿口中,昼夜四五过与之,节乳哺。(李景荣等校释,8:)
文中“捉绵滴儿口中”的“捉”字,也是“挤压”的意思,这是早期“捉”字用法在唐代的孑遗。
王凯博先生在看过《捉》文之后,还补充了佛典文献中“捉”字表示“挤按”义的两个例子(:21):
(1)摩耶利勅其儿使言:汝将阿难示此牛处,慎莫为捉取牛乳湩,试知阿难能得乳不?(《佛说乳光佛经》)
(2)母捉其乳,天令湩射遍百子口。(《六度集经》卷三)
我们还可以补充如下例子:
(1)乃捉取百牛之乳,以饮一牛,复取此一牛乳,煎之为醍醐,以灌?根。(《佛说?女祇域因缘经》卷一)
(2)仍捉取乳以饮一牛,次第至百煎为醍醐,日日灌之却至明年,实乃甘美。(《经律异相》卷三一)
(3)《百喻》云:“有愚者不识乳,欲求其乳,有人与骏驴,捉而求乳,为智者笑之。如邪道求佛果也。”(《释氏六帖》卷二四)(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以上文中的“捉”字与马王堆帛书中的“捉”字用法接近。
《捉》文发表后,刘云先生受到该文启发,撰写了一篇名为《释信阳简中的“发”字》的文章。文中指出时代相当于战国中期的信阳楚简2-09号简有如下文字:
一笲,其实:一浣,一沬,一捉之。
其中“”字从“巾”从“首”,李家浩先生认为是“巾”的别名或是“巾”的异文。简文中的字以往不识,刘云先生准确地将之考释为“发”,“一捉之”就是“一捉发之巾”。他同时指出“捉发之”即指洗发后用来握干或拧干头发的巾,简文中的“浣”是洗手后用来擦干手部的巾,[2]“沬”是洗脸后用来擦干脸部的巾,它们和洗发后用来握干或拧干头发的“捉发之”,显然是一类东西,三者一起放在“笲”中是很合理的。(刘云,)
刘云先生的考释结论是无可置疑的,“捉发之巾”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成“用于握持头发的巾”,而只能理解成“用于攥干拧干头发的巾”。
前引马王堆帛书有关“捉”的文句中,既有“以布捉取出其汁”“以布捉取……”“以布捉之,取其汁”,也有“捉取汁”。“捉取汁”的文句中虽然没有提到“以布”,但从文意看,显然是省略了“以布”,即省去了用来“捉取汁”所用之物。这正如上引历代医书中既有“以生布绞取汁”,也有省略绞取汁所用之物的“绞取汁”。这样的省略,是因为在制药过程中,常规办法都是用“布(或生布)”来“捉取”“绞取”的,即使省略,也不会产生误解或歧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可以推论,“一沐三捉发”中的“捉发”,其实具体所指也不是用手拧干攥干头发,而是指用手拿着“巾”来拧干攥干头发。这一点非常重要。古代男人亦长发,而擦干长发的通行办法就是用巾包裹住头发进行拧绞、挤压、揉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关于从“屋”得声的字,张小艳教授在年6月4日给笔者的信中说:“屋”即从上覆盖之义,隐含有宽松的意思,如“幄”是对一定范围的覆盖、罩住,其义源于“屋”;“渥”指沾濡、优厚、优渥,即有宽裕、充足的含义。前者强调结果,“捉”指“攥紧”,所以医书“取汁”皆用“捉、绞、纽、捩”,“捉发”其实也是“取汁”,指将沾湿了的头发中的水分挤出;后亦用“握”表示,一方面是后人不明“捉”的词义而换用义近之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该短语成为礼贤下士的典故后,人们已不再
《尔雅义疏》,齐鲁书社。
[清]孙希旦 《礼记集解》,中华书局。
[清]王念孙 《广雅疏证》,中华书局。
[清]王先谦 《庄子集解》,中华书局。
[清]王照圆 《列女传补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古籍书店。
陈伟武 7 《出土文献与潮汕话词语研究》,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编《潮学研究》第6辑,汕头大学出版社。
丹波康赖(编撰) 沈澍农(主编) 《医心方校释》,学苑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何建章(注释) 《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
*竹斋(编)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家浩 《信阳楚简“浍”字及从“”之字》,《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
刘云 《释信阳简中的“发”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11月30日。
刘钊 张传官 《谈“一沐三捉发”的“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裘锡圭(主编)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华书局。
汪维辉 a 《训诂基本原则例说》,《汉字汉语研究》第1期。
汪维辉 b 《汉语核心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商务印书馆。
王凤阳 3 《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
王凯博 《出土文献资料疑义探研》,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伯峻(编著)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
叶川(编) 7 《金元四大医学家名著集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余迺永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里仁书局。
张光裕、陈伟武 《简帛医药文献考释举隅》,《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1期,岳麓书社。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BETA电子佛典集成》,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感谢作者和编辑部授权发布。)
微刊投稿:hanzixuwik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