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能彻底治愈好吗 http://www.sjqbdf.com/*瓜园记
张六逸南京艺术学院
南艺,雅称*瓜园,在草场门。草场门是晚清时期南京明城墙新辟的城门,因其城内有大片的草场而得名。*瓜园的来历也确与*瓜有关。民国初年,此处为原古林寺的后院、田产,种植各类蔬菜供应寺庙,大概*瓜为僧人所喜食,生吃,凉拌,煮汤均可,*瓜架亦成为夏日之景,故名*瓜园。后古林寺被毁,*瓜园的名字却流传下来。南艺现有*瓜园餐厅、*瓜园剧场,美院也被称为“*瓜园1号”。父母亲新来学校,就是在*瓜园餐厅用餐,点了一碗菊花脑蛋汤,绿色菊叶味道清香。
枕书客居京都,羡慕老师在文末道“于北白川畔”,终于搬至附近,也在文稿后面留下这几个字。而我见到老师在画里题跋“写于*瓜园”,还有“*瓜园老友记”当代艺术展,心里无端生出喜悦之感。*瓜园实在是个充满艺术想象的地方,有幸于此,不负清凉光阴。
汤泡饭
初秋赴金陵居住在三步两桥的公寓,距离*瓜园有点远。八人一间房,无空调、独卫等设施,好在今年新增了公共浴室,只有不到十个的淋浴喷头实在无法满足近千名学生的需求,浴室门口总排着长长的队,但已不用带繁杂洗漱用品前去学校,甚觉庆幸。然此条件在如今大学生公寓里依然算得上艰苦。
张季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遂归去。哪一天我要是思念故乡美食而突发奇想回家一趟,大概父母也不待见我。幸好我比较随遇而安,就此安营扎寨于周边觅食,从吃开始慢慢了解这座美好的城市。宿舍楼下不远处的路口有家包子店,是父母首次陪我来这个陌生之处时发现的第一家店。*训的早上最拥挤,所有人的作息一样。早餐铺挤满了人,一家店铺自然满足不了。有位爷爷拖车到门口卖包子、鸡蛋饼,味道比那家包子店要好。父母很是称道它的优惠价格,素包子一元一个,肉包一元五角一个,虽然小了点,但馅儿不少,而且成色自然,不是雪雪白,母亲竟还买了一袋带回家。几天后的早晨爷爷身边多了奶奶、儿媳妇和孙子,小孙子是上小学低年级的样子,每天也早早起床。四个人忙前忙后,一刻不歇。小孙子像模像样地递包子,动作熟练,着实可爱。
还有一家小饭馆,窗前摆放饮料,从外看以为是超市,即使这样隐蔽,还是被初来乍到的学生发现,互相转告,不久这家店就变成我们常光顾的地方了。这也是家庭小店,妻子作点单、收银、配送工作,丈夫炒菜,奶奶带孙女,偶尔也帮忙送外卖。虽是小店,饭菜种类却丰富,口味也很好,有家常菜的味道。而传开的招牌菜却是番茄蛋汤泡饭,我是头一次听说竟有饭店出售汤泡饭的。番茄蛋汤直接泡白米饭,蛋花很碎,添了青菜、金针菇,色彩诱人,加些许味精,没有口渴之感。以前在家里我也喜欢汤泡饭,红烧肉汤汁,羊肉汤汁,青菜汤汁,甚至剁椒鱼头的汤汁也不放过。《源氏物语》中提到夏日饮冰水,吃冷水泡饭,大概是很好的消暑方式。故乡有茶淘饭的吃法,农人劳作归来,不及做饭,从檐下竹篮里挖一点米饭,用热茶泡之,过面酱、雪里蕻咸菜,或腌茄子。这些寻常之食,远行人在外却很难吃到,思之颇有风味。那家店里的汤泡饭大受欢迎,有同学连续吃一周也不生厌。我常点的还有鱼香茄子盖浇饭、包菜回锅肉盖浇饭,偶尔点鸡蛋青菜炒河粉,加榨菜,味道极好。
这家的街对面是烤冷面店。我还未到此地就听学姐提到,可见名气之大。我之前从未吃过烤冷面,自然无从对比。烤冷面最初发源于黑龙江,后逐渐成为东北一带的特色小吃,舍友的妹妹在沈阳上学,她跟随尝过许多烤冷面,感叹这家正宗好吃。烤冷面做法很神奇,热铁板上刷一层油,冷面皮放上去,打个蛋,把面皮翻身,刷甜面酱,加金针菇、里脊、芝士等等,撒香菜、洋葱,亦可依口味加辣椒粉或醋汁。添完辅料用铲子将面皮对折并压住,快速切断,成小块后装碗,插两根竹签。因为女学生多,店中默认小份装,而我小份吃不饱,只能喊要大份。这家店里还有铁板香豆腐,烤得嫩嫩的,撒了辣椒粉、孜然粉很好吃。烤冷面店主是位中年大叔,技术娴熟,记性也好,谁要加什么,不要什么,总没弄错过,速度还快。
近日发现学校东门附近有家豆浆粥店,店门很小,藏在炒栗子店旁。自从离乡之后非常想念家中把米熬得开花的粥,发现这家粥店无比欣喜,故常常晚间走路回宿舍,顺带去这家店,犹是回了家。小店里面足够宽敞,最忙碌时人也不会坐满,而且氛围祥和,似有种魔力,让心立刻就静了,只想坐下享受这片刻的吃饭时光。我点一碗豆浆粥,再搭配一个茶叶蛋,过粥小菜是小碟子的泡菜,免费供应,还有甜豆浆也免费供应,饭前开胃。鸡汤小馄饨也好吃,小馄饨肉馅包得极满,个数也多,不亚于家中长辈做的,一碗6元,能吃很饱。豆腐脑5元,有甜味和咸味两种,用很大的碗盛。甜味豆腐脑我是第一次听说。前几天在上海吃过的豆腐脑,与南通大致一样,放紫菜、榨菜、香菜。朋友是河北邯郸的,那里也是做咸豆腐脑,会在上面加许多小菜。小店里还有各种焗饭、面,竟也有烤冷面,但与宿舍楼下的绝然不同,一大盘子上来,看着像炒面。
学校西门美食更多,偶尔有装米糕或糖葫芦的推车经过。酒香不怕巷子深,车库改装成的“南艺后街鸡蛋饼”小店最是出名,竟可在手机地图上查到定位。小店很隐蔽,总有特地来品尝的人在路边徘徊问路。鸡蛋灌饼有包菜、咖喱土豆等三种馅,可加里脊、烤肠。饼皮外酥里嫩,鸡蛋清滑,馅儿爽口。听说最早时只要一元就能买到,年涨到三元,如今要五元了。
细数过小吃店后,晚饭吃了大碗粥,啃了成都鸭脖和山东临沂大苹果,又用坚果做饭后餐点的我,不出意外又饿了。
一色春
阳光懒洋洋,春风轻拂。不觉燥热,只余清爽。厚衣物全都除去,小裙子换起来。可惜我衣柜里全乃秋冬之衣,竟没能找出一件短袖,但也是可以搭配轻薄的衣服出门了。
天气渐暖,晨起也渐早,手脚动作亦变快了不少。上学前会去老爷爷的推车里买一元的烧卖或一块五的肉包,亦或是老奶奶摊的鸡蛋饼。行道上皆是花树,自行车的速度带起了柔风,麻花辫向后飞去,刘海被吹散。樱花花瓣片片飘过,空气中充盈着淡淡的花香,似有若无。
前日与芸芸去牛首山踏春,满林樱花。花瓣缓缓坠落,犹是一阵花雨。据说若有人接住飘落的小小樱瓣,会有好运临身。我们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知小小一片花瓣竟如此不听话,行迹飘忽不定,我们在樱树下跳来舞去,时站时蹲,全然没有电视剧中女主角伸手接花的唯美场景。待真的抓到一片时,便不顾形象,激动得高声尖叫。恐在踏春人眼中,我们有些疯癫了。
今天上午下课早了些许,便同玥明君同游校园。校内有小山丘一座,上坡的石板路隐于百岁泉后。泉中有一座达利的青铜雕塑《海神》,此雕塑为香港侨福集团董事长*建华先生捐赠。海神脚踩象征身份的海螺,相传海螺声有如野兽的咆哮,它的力量能激起海浪千层。海神张开双臂仿佛正享受着至高的权力与无尚的尊贵。达利并没有用具象之法雕出神的形象,而采用了一贯的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我们最关心的是他的臀部。在这个作品中,臀部并不明显,也没有特意表现,但有一种朦胧的特殊的美感。闲聊到米开朗琪罗的美男子“大卫”,雕塑作品原本放于佛罗伦萨市*府广场,其臀部被市民和游客摸得蹭亮,后来移到博物馆,拿了个赝品放于广场。我去时只看到这赝品,虽是赝品,但比例与形态皆是一比一还原的。玥明君暗暗顿足,言:“我也想去摸。”
从小路上坡,道旁成片二月兰盛开,蓝紫中夹杂着金*的油菜花。不禁感叹,*与紫真乃绝配。最近不知为何,开始喜欢*、紫、绿,以前不屑的颜色现在也开始上身,甚至像淡粉这样的嫩色。许是年岁渐长,花季的黑灰调只得抛下,需要尝试鲜亮与活泼的色彩,留住美好的年华。
我们于林中散阳下拍了许多照片。玥明君面向镜头的表情,或犀利,或妩媚,真乃民间模特。而我只能走可爱清新风,乖乖的表情,甜甜的笑,偏偏今日又穿了一身工装服,简直四不像,真是啼笑皆非,只得暗地里嫉妒她。今日靓照颇多,虽大多为玥明君的,也自觉建了相册,取名“与玥明君游春图”,源自展子虔《游春图》。
附中今日招生,食堂作为候场区被占用,挤满人,无奈只得去西门找吃食,忽见鸡蛋饼店中多了凉皮、绿豆汤与赤豆小元宵。便一人一碗凉皮,坐在实验楼下边赏景边享用。凉皮中加了碧绿的*瓜丝,炒得极脆的花生米,春天小热的天气吃起来极其舒爽。
绿豆汤我未买,玥明君买了一杯,给我尝了一口,竟出奇的好喝,清凉甜爽,应是加了蜂蜜,十分解暑。下午放学后我急忙也去买了一杯,店主从冰箱中取出递我,淡绿的汁液在杯中轻旋,杯底沉的是绿豆的肉,米*色的,炸开了花,上面浮了一层绿豆皮。绿豆一定是入锅煨得极烂。绿豆汤配上鸡蛋饼,真乃美味。
玥明君捡一朵迎春花簪于我的麻花辫上,晚间课上被同学称赞许久。心里开心,面上却不露喜色,安静地戴着一色春上完了课。后来不知它遗失在课桌上,还是在星辰下。
后街
每个大学都有一扇后门,每扇后门都连着一条后街。
南艺西门外,靠着秦淮河的街衢,就是后街。上高中时,有一段时间我在南京的画室集训,就经常去那里买画材。最常去国艺堂,东西虽然比网上贵,但质量是不用说,猪鬃扇笔、狼毫圆头笔、灰鼠毫毛笔、紫羊勾线笔、石獾勾线笔,毛的触感都会让人愉悦。也有美术书店,亦有专门出售字画与修复文物的老店。只要在本地学艺术,或多或少都会知道这条后街。
但我对这条后街的真正认识,还是从上学后起。刚开始的一年,还处于憧憬与懵懂中,对后街的美食店欲罢不能,除了名传千里的后街鸡蛋饼,还有肉卷、米线、花甲粉,立夏过后会有绿豆汤和赤豆小丸子。也有爷爷推车来卖桂花糕或冰糖葫芦,路边摊不能逗留太久,我们总会赶在保安叔叔恪尽职守前买好。
呆满一年,渐渐对食物没那么痴迷了,偶然听朋友提起水木秦淮文化街,说冬天曾看到过奇石宴,八方藏家带着自己的藏品赶来,宛如武林大会,好不壮观,做生意是次要的,交江湖朋友是真。周末抵挡不了诱惑,约上学妹去逛一逛。平时没有大集会的时候,各摊主带上自家藏品,交20元摊费就可以呆一天。
学妹收藏外币,交往了一位钱币大藏师。老板从十几年前水木秦淮开张时就来摆摊了,每次用行李箱装满藏品过来。老板以前玩邮票,后来转行玩中国古钱币,册子一本接一本。有收藏界中很受欢迎的大清铜币,正面是“大清铜币”字样,背面有蟠龙纹,开价五百,我是一介穷学生,只能铩羽而归。也有正在集的八分票,就是无号纸分币,正面印有罗马数字,早些年不流通后,八分票的收集就难了,品相好又要齐全,更是难上加难。人民币里的狮子号也有被收藏到,尾数4位相同,实属不易。老板对建国后的粮票也很有研究,收集到各省的不同粮票,更有工业券和练功券,品相都极好,被厦门的一位大藏家买走了三大本,如今只余一本。这些用票和券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惜物之心不可无。
收藏最需要的就是人脉,认识了一位大腕,就能打通他的朋友圈。老板因参加各地的拍卖会与收藏展而识得各类奇人,譬如有曾在航空公司任职的机师,常飞往世界各地收集藏品,还有专门研究瓷器的台湾人,擅长鉴别书画的湖南人。有位玩家来回踱步,手上不停用毛刷刷去金刚菩提子多余的包浆,眼神敏锐,见学妹对外币感兴趣急忙来交朋友,主动要介绍藏家。结识的人多了,才能打开自己的收藏面,藏家们心知肚明。
小摊上趣事颇多,一日玩不尽。老板相约下个周末把钱币都带来,任我们挑选,还一并介绍了朝天宫的古玩市场,那里藏品更多,让我们心驰神往。
后街还有通往校外宿舍的45路公交,以前住在公寓时经常乘坐。这条道路狭窄,街道中间有一狭长条绿化带,将汽车行驶方向分为南向和北向。公交车时常被那些初来乍到的司机开错车堵在那儿。但我还是坚决要乘它,立在站牌下,看路灯的*晕,听耳机里的歌,在热闹又安逸的后街,默默地任时间流逝。
前月去泰国艺术大学,上完传统折花、乐器与舞蹈课后,于校园中乱逛,竟意外地发现在小桥后紧连着的一条后街。居民小巷,石墙丛花,繁茂的树木从墙头探出。曼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六月到十月是雨季,几乎每天都会下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这样的天气根本不需要特别给花浇水,母亲一定很喜欢。曼谷的植物与中国很不一样,我只识得芭蕉、鸡蛋花与一些蕨类植物,大多是从未见过的。每家庭院里都陈设了一座佛龛,佛龛前供奉花卉,放一碗米,一碗清水,给饥肠辘辘的鸟雀享用。下学的男生穿过蜿蜒向前的小巷,走到看不见尽头的远方。这里的后街是清寂空明的。
每个大学的后街都是与众不同的,带着与这个学校相近的个性。学生们呆得久了,也才能沾染上这里的气息。也许今年一过,我又会发现一条完全不同的南艺后街了。
白鸽
43号宿舍北面是百岁泉。初秋开学,池水缓流,荷花、睡莲、水竹芋依然盛开。睡莲有蓝紫的尖尖的花瓣,清晨时只会害羞地微张,待到正午,才完全开放。混在这些水生植物里的还有一丛美人蕉,很不识趣,喧宾夺主,花朵鲜艳夺目,朦胧夜色下一眼就可辨识。
每每从43号赶往美院上课,途经百岁泉,总会瞥一眼掩映在花丛后的达利雕像《海神》,然后就自然而然被小广场上的群鸽吸引。它们一起飞向影院的楼顶,或是在美术馆上空盘旋。在百岁泉边的台阶上经常能见到雪白的羽毛,我捡拾回去当作书签,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鸽子们总会在傍晚归巢,它们的家就在43号的屋檐下。住在北面低层的学生们最为苦恼。阳台上到处留有雪痕,都是拜鸽子所赐。洗好的衣服鞋子倘若晾晒于外,稍一疏忽就会遭到空袭。而转过西北角,鸽子的攻击概率立马降低。我幸好住在西北角上,朝西,阳台和衣服几乎不会被殃及,只偶尔会有一两朵细绒毛飘进来。去年还住校外,偶经43号,见宿管阿姨用长竹竿击打鸽子筑巢的檐梁,哗啦啦飞走一大群,有机灵的知道只是吓唬,依旧不慌不忙,慢慢踱步。
前日回宿舍,一只白鸽挥着翅膀,一步一级台阶,稳稳当当地爬楼梯,上到半层便气定神闲,双目炯炯与我对视。转角,走廊上又一只,已快步入房间了。以前有同学与我提鸽子误闯房间,一直冲撞玻璃,同学把能开的窗都开了,依然飞不出去,颇费周章才送走它。
故乡的家中也常有鸟儿来居住,不过是珠颈斑鸠,又称野鸽子。母亲喜欢植物,家里有一个空中花园。父母双休日头等大事就是伺弄它们,爱花胜过爱我,我经常暗暗吃醋。野鸽很喜欢这样的环境,每年都会来做窝。头一年还是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在书桌前孵蛋,陪我埋首案几。晚7点往后,做事就得轻手轻脚了,拉上窗帘,开一盏柔和的灯,细声低语。鸽子仿佛也通人性,一点也不怕人,我们相处融洽。刚出生的小鸽子毛癞癞,睁不开眼,但成长很快,约莫一两周就能大得许多,羽毛蓬松,开始叫唤了。再过几天便可在巢旁走动,然后忽而一天,在还没有意识过来的时候,巢就空了。第一次时我伤心好久,期末考前给离家的鸽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几欲落泪。此时,信已不知丢往何处。
再往后,每年都有野鸽来做窝,地点也固定在客厅窗外长满蔷薇、紫藤和金银花的木架上。今年已有三波出窝,第四波也已开始孵窝,像是互相约定好排号一样,这家走了那家来,时间衔接得正好。
暑假归家,偶闻一楼屋檐下有燕巢,以前我没见过,很是稀奇,特地去寻。日暮中只见小小一个碗状泥巢筑在墙角,四五只燕子头在巢外,身子全缩在里面,感觉很拥挤。后来外出,河畔、草地上时常能见到燕子轻盈的身影,立马觉得居家之处更加美好了。燕子在民间是一种吉祥鸟,听说燕来谁家,谁家降福。母亲在一个街区外的超市屋檐下又发现了五个燕巢。有人细心地在巢下卡了纸板,以防掉落。这里的燕子活动范围就大了许多,长长的横梁上皆可以散步睡觉。我们每晚散步经过时,都要看一眼它们有无乖乖入睡,没藏好的白色小肚皮一动不动,就是睡了,偶尔会有顽皮的立在那里贪看夜色。近日,母亲说那家超市要拆迁了,台阶被炸开了花,而小燕子们还安睡在巢中。一日有家就尽享一日的福分吧,但还是希望房子能迁延到燕子飞往南方的时候倾圮。
相较起来,百岁泉的白鸽太幸福了,而且太无法无天了,几乎无视我们的存在,如山大王,毁衣抢食,攻城略地。向晚时分齐齐立在廊檐下,43号楼俨然成为了它们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惹不起,躲得起。
中秋
中秋夜,风凉,有月。已有大约两年的中秋不曾有月亮了。《长安玩月诗序》语:“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乡中有中秋祭月的习俗。是夜,以月饼为主伴之时令水果及菜蔬为供月之物,果蔬一般取苹果、柿子、石榴、西瓜、柚子、橘子、菱角、莲藕、毛豆角等。点香炉,香线细长。金陵祀月几乎相似,《金陵岁时记》录:“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如宝塔式,上加纸斗,名曰斗香”。《岁华忆语》中细写斗香彩纸:“祀月用纸,上印绘月宫状,曰月宫纸。以小香若干柱扎成玲珑楼阁状,或剪彩作月宫状黏之,其最上一柱,戴以纸糊之斗,曰斗香。”苏州,泰州一带还会供上鸡头米。
拜月在周代就已出现,称为“夕月”,《礼记》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拜月毕,家人才能围桌吃食,阖家分啖,义取团聚。初时的月饼“面和糖果为馅,大如盘”,俗名团圆饼。如今流行苏式与广式,苏式饼皮松脆,广式是糖浆皮,刻有花纹,我比较喜欢层层相叠的酥皮,单吃那饼皮就很香,以至于可以忽略五仁、芝麻、椒盐等各种馅儿的味道。
国际教育学院的朋友给我瞧马来西亚居銮的三色上海月饼,居銮老字号饼家共有南益、东发、源发和游港四家,这是源发饼家的特色月饼。源发饼家原先也只做普通的上海月饼,有一年店主自行研制了新型月饼——长条型,两头尖尖,有些像老鼠的形状。没想到反响特别好,一做就延续了二十年。这种月饼的饼皮要比一般的圆月饼更松软酥脆,切开就粉粉碎,且馅儿更满,没有甜腻的口感。饼皮有*色、金色与绿色,各对应豆沙、莲蓉与翡翠三种口味,月饼还会被戳上小洞,以区别无*、单*和双*。因此根据颜色与小洞数量就可以辨别品种。*皮的豆沙月饼是朋友最喜欢的。我激动地想品出个中滋味,不料,朋友竟真的是给我瞧一下。只云,三色月饼实在好吃,价格贵不谈,又从马来西亚千里运来,不舍得赠与他人。中秋过后许久,她依旧与我诉说对此月饼的思念之情,我似也有了相思之苦。
中秋这日的习俗颇多。金陵俗妇女有“摸秋”之乐,“尝往茉莉园,以得瓜、豆为宜男”。也有一种民间传说,摘得南瓜的,即可生男孩,摘得扁豆则生女孩。又有“啃秋”“咬秋”活动,“预藏西瓜,于立秋日食之”。吾乡却有中秋这日“吃西瓜,烂猪毛”一说。再古时还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之俗。汉代又在中秋之日敬老、养老,赐雄粗饼。姑苏的中秋夜亦热闹。*昏时,当地士夫眷属、少妇好女及旅居于此的游人皆聚于虎丘,铺毛毡席地而坐,看冉冉升起的明月,此时处处大吹大擂,将气氛炒得火热。更深后,人渐散去,士夫及眷属下船嬉水,人人献技,场面依旧热闹。二更后,人迹稍定,管弦皆撤去,只余丝竹,“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三更后,“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坐高石上,复长啸,此时依然有百十人欣赏之,久久不散。中秋日,江南人摈除一切繁杂事物,邀月同乐。如此良宵,也许会寻到知己与良人,也许会遇到旧友或同好,天明方才乘兴归家。
“家人团坐聚饮,曰圆月;出游街市,曰走月。”无论圆月或走月,皆是一种团圆方式。沈复于中秋之夜带芸娘去往沧浪亭,佳节中罕有人至如此静谧之处,然俩人席地环坐,烹茶煮水,“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只要彼此拥有,就是最美满的中秋。
而今已极少有众人相庆的大型望月活动了,更多还是如沈复与芸娘一般,寻三两亲友相聚,赏月清谈,作圆月之态。自离乡学习,我亦在金陵与友人圆月。
《东京梦华录》云:“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孛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我与玥明君随着旧习,提螃蟹与月饼去往百岁泉。夜间的池水如碎银荡漾,虞美人与鼠尾草印出淡淡色相,《海神》沐在月光中,似隐若现,一切都比白日沉静神秘了许多。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下相见,都觉对方又美了几分。我们坐在石阶上,抬首就能望到月亮,细闻则有泉声,只是四处萦绕的花香被诱人的螃蟹味盖去了,母蟹的*极香,公蟹的膏也美。豆沙月饼、桂花糕,入口就丝丝地化去了。善饮的玥明君道:“什么时候下馆子探得酒量。”若此时有酒相伴岂不更美哉!中秋前夕,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酒旗。开封人简直无酒不中秋啊。乡里有花露烧,是用露酒与烧酒混合而成的,琥珀色,口感甘甜绵远。想念那酒的味道。
天涯共此时,父母应在借月山房内喝茶赏月吧。往年,父亲总会找我对饮,下酒菜就是一盘花生米,酒也喝不了多少,就是坐在天井里对着一轮圆月说着家常闲话,稀疏平常,却又无比怀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