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味杞菊知柏这些ldquo [复制链接]

1#

如果要评中医方剂里知名度最高的方子,六味地*丸一定榜上有名。在中国,六味地*丸可以说妇孺皆知,很多人也都是六味地*丸的忠实粉丝。

虽然,大家对六味地*丸非常熟悉,但它家族里的那些“兄弟”们,大家就未必熟悉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的用药,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六味地*丸家族”!

01六味地*丸

六味地*丸出自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在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桂枝、附子而成。

钱乙的初衷是治疗小儿的“五迟”(今人所说的小儿发育不良)之症,但他万万没想到,六味地*丸会在以后的日子发扬光大,成为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

六味地*丸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遗精盗汗等症状,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从而留传至今,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02知柏地*丸

知柏地*丸是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柏两味药制成,主要针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痛、虚烦盗汗、遗精等症,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注意,方中知母、*柏药性寒凉,平时大便稀者须慎用,以免损伤脾胃。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03杞菊地*丸

杞菊地*丸是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两味中药。它和六味地*丸的区别在于,杞菊地*丸增加了养肝明目的功效,主要滋补肝肾;后者是滋补肾阴。中医治疗眼部疾病,往往从肝肾入手。

杞菊地*丸可治疗肝肾阴虚同时伴有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视物昏花等眼部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04归芍地*丸

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就组成了妇科病良药——归芍地*丸,它尤其适用于肝肾阴虚的血虚头晕、妇女崩漏等症。

功能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淸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

05麦味地*丸

麦味地*丸是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加入麦冬和五味子两味药,以增强六味地*丸的养阴生津、敛肺纳肾之效,对有咳嗽、气喘、潮热、盗汗等肺肾阴虚症状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现代研究称,麦味地*丸还可以用于治疗属肺肾阴亏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心病。

功能主治: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痠软。

06桂附地*丸

桂附地*丸是在六味地*丸的基础上,加入肉桂、附子两味温阳中药,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烂、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

判断阳虚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舌苔,色淡而多苔,多属阳虚。此外,阳虚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END声明:本平台为读者提供医药知识、保健养生、医药咨询等相关知识,部分文章、图片和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与学习交流,并非完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若内容、图片设计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温馨提示:OTC非处方药警示语:请仔细阅读说明并按照说明使用或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使用;处方药请凭处方购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