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只知道王夫人厌恶黛玉,却不知,其实黛 [复制链接]

1#

导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是微妙,并不仅仅看对方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关键也要看对方的神态语气。如果缺乏真诚和真心,即便做得再圆滑玲珑,那也不中用。

黛玉是个心细又敏感的孩子,对别人说的话,闲下来都要细细琢磨一番。所以,最是能体察别人的心意。

就拿自己的二舅母王夫人来说,虽是长辈,黛玉不好说什么,但内心里又岂不知这二舅母素日是多嫌着自己的?

心下明白,却又不好表露,所以才会趁周瑞家的来送宫花,一泄素日积攒的不满:“我就知道,不是别人挑剩下的,也轮不到我。”

别人以为是黛玉不懂礼数、太过轻狂,其实,这又何尝不是集聚已久的愤懑不平?倘或是贾母派人送来的,即便黛玉不喜欢,也断不会有这样的揣度。

1、其实,黛玉驳王夫人的面子,也不是头一遭了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一章中,再次提到了黛玉对王夫人的“无理”。原文写到:

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

王夫人脸上便不大好看,一时沉默不语。心里道:“看来,终究是我多事了,这种事,哪里轮得到我操心?即便我好心好意为人家请大夫,人家也未见得领我的情,反倒疑着我图省钱或有歹意呢。”

宝玉见状,忖道:“林妹妹也太小性儿了,岂不知这种话说出来会伤人心?倒辜负了太太一番好意。即便是换了大夫,也该解释一番,说得和软些。怎么只说了结果便罢了?”

宝玉忙代黛玉解释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儿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疏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

黛玉见他忙不迭地替自己辩解,心里倒觉得好笑:“你何必多事?我岂是那不知好歹的人,只是不愿意违心逢迎罢了。倘或真有好意,我岂会感觉不到?太太素来对我疏离生冷,今儿怎么倒好心起来?……凡事我只信老太太的便罢了。

素日里,二舅一口一个‘大姑娘’叫着,倒像是敬着的外人,哪里见半点对晚辈的怜惜关爱?叫宝姐姐和湘云却是‘宝丫头’‘云丫头’,怎么偏偏到我这里竟成了‘大姑娘’?无非是暗讽我轻狂,明着抬举,却是蓄意地远着的。既这样,我又何必巴巴地贴过去感恩戴德?我才不稀罕。”

2、王夫人真的有“好意?”

黛玉正想着,只听王夫人继续说道:“前儿大夫说了个丸药的名字,我也忘了。”

宝玉道:“我知道那些丸药,不过叫他吃什么人参养荣丸。”

王夫人道:“不是。”

宝玉道:“八珍益母丸,左归,右归,再不,就是六味地黄丸。”

王夫人道:“都不是。我只记得有个‘金刚’两个字的。”

宝玉扎手笑道:“从来没听见有个什么金刚丸。若有了金刚丸,自然有菩萨散了。”说的满屋里人都笑了。

宝钗抿嘴笑道:“想是天王补心丹。”

王夫人笑道:“是这个名儿。如今我也糊涂了。”

王夫人虽面上笑着,心里却冷冷地“哼”了一声:“管它什么天王补心丹,还是‘夭亡补心丹’总之,比那什么人参肉桂的便宜些就是了。倘或果真有‘别的’效用,那倒是省心了,只怕没有呢……这也犯不着操心,反正那‘鲍’太医说这事‘包’在他身上——只是,这老太太不知怎的偏又知道了,竟又换回了大夫……”

想到此处,王夫人忙止住了,又笑道:“既有这个名儿,明儿个就叫人买些来吃。”

宝玉道:“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给我三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

宝玉思忖:“太太不过是怕花钱,所以才给林妹妹换了大夫,开了些看似有用却不管用的药,好歹拖着,即治不死人,也治不好病。索性我把话挑明了。只要你舍得花钱,是没个治不好的病。”

果然,王夫人听罢需要三百六十两银子,当即骂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

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不信你问问宝姐姐……”

宝钗听说,笑着摇手儿,道:“我不知道,也没听见,你别叫姨妈问我。”

王夫人笑道:“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

3、有些事,即便“看透也不便不说透”

次日,宝玉来给太太请安。

沉吟了一会子,宝玉忽然问道:“太太为何不喜欢林妹妹,只喜欢宝姐姐?”

王夫人一怔,随即骂道:“胡说,我哪有不喜欢你林妹妹?”

却见宝玉仍一脸迷惑的在盯着自己,王夫人嗔道:“昨个儿你也听见了,我巴结都巴结不上呢。给她请了个大夫,人家连知会一声都不曾,就把大夫给换了。今儿怎么倒来寻趁我的不是?不知轻重的孽障,可知这话传到老太太耳朵里,会怎么样?”

宝玉自知失言,急忙陪笑道:“太太不必生气,我只是随口一说,见太太唤云儿和宝姐姐时,跟唤林妹妹不同,倒显得有些生分。”

王夫人冷笑道:“她可是老太太的心头肉,与宝丫头、云丫头不同,我自然要敬着的。”

说到这里,王夫人忽觉得不妥,正色叮嘱道:“不许去外面混说,你也该知道轻重。还有,多把心思用到读书上,不要有事没有总去惹你林妹妹生气,你明知她是爱生气的,不但不躲着,反倒总去招惹她。惹恼了,又按不下,又招的老太太烦心。倘或再让我听见你们不拘为什么、总是摔玉砸玉的,就让你老子打你!罢了,你且回去读书吧。可仔细着!”

宝玉只好悻悻地退出。自此,宝玉心里便有了底。后来,即便林妹妹要吃燕窝,也不敢让太太知道了,直接去找了老太太要。倒省得再惹太太烦心……

声明:该文乃L君拓展杜撰的一篇,如有偏颇不足之处,还望诸君海涵。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便有一千种红楼。解红楼弦外之音,续名著未尽之意,这只是L君的独特解读罢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